1995年, 第13卷, 第9508期 刊出日期:1995-08-10
  

  • 全选
    |
    科研
  • 赵红州
    . 1995, 13(9508):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有两项大奖是最能牵动国际社会的中枢神经的。一是奥林匹克奖,一是诺贝尔奖。有趣的是,我国公众对这两项奖抱着不同的态度。人们对于中国足球没能冲出亚洲,真是牵肠挂肚,痛心疾首;然而,对中国46年未能获诺贝尔奖却无动于衷,淡而漠之。有一项民意测验表明,20-30岁的公民中知道诺贝尔奖的人,只有21%,有个别领导干部还把诺贝尔奖当成“可有可无的东西”。
  • 赵作权
    . 1995, 13(9508):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今,科学发展已进人以交叉学科为主要形式的时代。据统计,到80年代后期,在不足100年的时间里,交叉学科已达到2 500多门,与2 000多年来产生的非交叉的元学科的数量相当。而中世纪最大的百科全书中,科学部类内才有20几门学科。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而今科学已成为由数以千计的学科构成的十分复杂的知识体系。在走向21世纪的时候,人们面对着一个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综合性科学等领域组成的庞大科学体系,为了认清学科发展的总体格局,准确选择重点学科发展领域,明智地进行科学发展规划,分析研究科学中的学科带动性(即判定诸多学科对科学发展带动作用的大小),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 连长云
    . 1995, 13(9508):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模型研究自然界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普及,模型方法的应用领域日趋扩大,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思维科学,模型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杨俊杰
    . 1995, 13(9508):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代世界上一些享有盛名的有识之士认为:一个国家的荣誉,首先系于两方面人的身上,一是领导层即政治精英,一是知识层即科技精英,知识分子在国家的地位和形象怎样,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形象也往往如此。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得好:不重视科技人才,就等于灭亡。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圣西门当年有两个假说:一个是法国突然损失了50名优秀化学家、50名优秀的物理学家、50名优秀的数学家、50名优秀的军事工程师和民用工程师,法国马上就会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再一个是法国如果不幸失去了国王的兄弟和那些王公大臣、参事、议员、主教、元帅等军政要员,也并不会使国力大减。经长期的历史验证,就是如此。
  • 姚昆仑;李象益;张仲梁
    . 1995, 13(9508):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当前世界各国科技人员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公众的科技素养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日益增强。70年代,国际上把科普活动扩展为“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理解科学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反映出科学技术普及的效果和作用,反映出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比较完整地体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互动作用和影响。特别是80年代以后,公众理解科学活动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些发达国家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看成是保持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和未来世纪竞争的关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进展。
  • 高技术
  • 任天祥;刘应汉;汪明启
    . 1995, 13(9508):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自然资源尤其是地表矿产资源的过度消耗,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自然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有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过度消耗,储备不足,均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地表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形势,研究寻找隐伏矿的新方法、新技术,已成为地质勘查学家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
  • 冯夏庭;王泳嘉
    . 1995, 13(9508):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矿科学是以具有地质构造的岩石为对象的一门科学。采矿生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目前从力学、地质学和经济学等角度去寻找各种技术间题的解答已取得重要的进展,但因其工程性太强,涉及间题太多,采矿中的许多问题还只能凭实践经验最后拍板定论,这是造成当今采矿技术落后,阻碍采矿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为了取得采矿业的竞争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正在大力引进其它工业部门已采用的高新技术,使采矿设备进一步自动化。如芬兰正在实施的一项智能矿山技术研究计划包括28项子计划,总预算近1 200万美元。我国也应努力向此方向发展。冶金部在编制2000年矿业发展规划时指出,“到2000年要生产1. 2亿吨钢,每年需要铁矿石4. 8亿吨”,并且是“利用两种资源,以在国内建矿为主”。这就对采矿学以及与此有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挑战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采矿学理论。
  • 教育
  • 郭孝文;姚本先
    . 1995, 13(9508):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考试制度与教育制度的一大创举。本文从创造发展环境、榆送川人才和调整人才配里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四大经济功能,旨在说明这一制度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 章小丽
    . 1995, 13(9508):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代科技进步和工业生产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担负着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跨世纪高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与知识结构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应当具备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一定深度的专门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前沿”知识和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
  • 经济
  • 郑耀东
    . 1995, 13(9508):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家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支柱。造就一代企业家,铸塑中国的企业之魂,已成为伴随现代企业制度设计的最强呼声。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们虽然慢慢走出了在产品经济轨道上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巢臼,但是至今我国仍然是个企业家严重短缺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并且至今仍然大量存在的是行政官员对企业家的替代,是行政管理职能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替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缺少企业家才能的内在支持机制。这是中国企业缺乏效率和活力的重要原因。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成长,与他们的企业家阶层、企业家精神推动着企业不断发展休戚相关。中国的经济起飞,无疑必须依赖于成千上万的各类企业,但更需要一代代兼具冒险精神、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企业家经营及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能否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兼容的核心要素。
  • 林其锬
    . 1995, 13(9508):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华人经济是指海外华人从事的物质生产及相应的投资、交换、消费等各种经营活动。由于对“海外华人”的界定范围不同,因而对海外华人资本也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把海外港澳台资本、华侨资本、外籍华人资本统称为“华侨资本”,日本、台湾的学者多持此种观点。第二种,严格分清华侨、外籍华人和港澳台资本的界限,把“海外华人资本”限定在外籍华人所拥有的资本范围之内。第三种,主张用“海外华人资本”去概括华侨、外籍华人以及港澳台资本,其理由是:“现在,90%以上的华侨已经成为外籍华人,固守华侨这个词汇,并用它去代替华人,似乎没有这个必要。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如果从护照上看,各有所本,不容混淆,但要从经济上截然分开,实际操作上亦诸多不便。”(方雄普:
  • 陈雯
    . 1995, 13(9508):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全国解放以后,我国实行了以重工业和高积累为主的发展模式,国家采取强有力手段,集中有限财力建设以重工业为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城市建设作为非生产性投资受到排斥。这种短期投人导致大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只能将工业分散到基础设施欠帐还不那么严重的中小城市。1955年9月国家建委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出:“新建的重要工厂应分散布置,不宜集中”,“今后新建城市以中小城市为主,没有特殊原因,不搞大城市。"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更强调了分散布局。
  • 杨炘
    . 1995, 13(9508):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已成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方向之一。1994年1月1日,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人民币自由兑换,逐步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创造了条件。但从我国国力来看,达到这一目标尚需相当长时间。
  • 学术动态
  • 蔡德诚
    . 1995, 13(9508):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科协创议和主办,专为扎根、拼搏于祖国科研第一线,并取得突出成就的青年科学家设立的高水平、高层次的“青年科学家论坛”,于今年s月中旬在北京正式开幕。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玉台在主旨讲话中指出,创立这个常设性论坛,意在为扎根于国内发展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使他们能通过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报告成果,展霉才华。并在多学科的切磋交流中拓宽视野,扩展知识,增加才干,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论坛”倡导“双百方针”,倡导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和学术自由的民主风尚。
  • 经济
  • 吴天新
    . 1995, 13(9508): 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投资基金是以集合中小投资者零散资金为一体,由专家管理,实行优化组合投资的,国际上十分流行的一种证券投资手段,其蓬勃发展的势头有增无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基金在向纵深发展,品种日益增多,规模越来越大;在发展中国家,基金业也正在兴起,凡是发展金融业并建立证券市场的国家都成为投资基金扩展的新兴市场。目前,全世界基金市场的总值约3万亿美元,接近全球商品贸易总额,美国的基金市场规模已超过养老金总值,在美国金融市场上跃居第二位,仅次于股票市场。
  • 资源环境
  • 黄民智
    . 1995, 13(9508):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河川众多,在三级地形阶梯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阿尔泰山等山系),由于新构造运动和河流侵蚀作用而广泛发育的峡谷地形,构成了我国自然地貌的一大特色。这些山地峡谷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部地区最为密集。峡谷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许多方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因其特有的丰富内涵和观赏价值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 李淑芬;叶大均
    . 1995, 13(9508):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能源、材料、信息与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瞩目的重要问题,我国的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总消耗量的70%,它燃烧产生的COx,NOx,SOx等有害气体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对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目前除了抓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以外,特别注意新能源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以后,国务院对我国的环境与发展采取了十条对策和措施。,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21世纪议程》中也有新能源的项目。1995年初三委联合又制订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
  • 梁杰;余力
    . 1995, 13(9508):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对于今后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紧急而且重要的课题是引进一种解决全球规模环境问题的洁净新能源—氢。关于用纯氢作为能源的建议,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1870年朱尔斯·费恩写的一本科学幻想小说《神秘岛》中。到本世纪初,氢能的研究和利用已初具规模。1938年,直升飞机的创始人西考斯基提出了在航空机械中用氢作为燃料的设想。1948-1955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实验室里,R. O.金进行了氢作为普通内燃机燃料的研究,试图用氢代替汽油。到50年代,美国进行了军用飞机用液氢作燃料的研究。
  • 工业
  • 吴慈生;朱世伟
    . 1995, 13(9508):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各类事故频繁,尤其是重大恶性事故明显增多,损失惊人,给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安全管理出现的间题,为市场经济建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安全生产环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一般而言,安全生产状况与国家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以日本为例,日本战后经济经历了恢复期、高速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阶段。
  • 农业
  • 曾福生
    . 1995, 13(9508):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探讨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交通
  • 姚佐周
    . 1995, 13(9508):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经济水平、消费水平和时间价值提高到相当水平后,建设能力大、能耗成本低、污染轻、安全可靠(相对于民航和高速公路)的高速铁路,既需要,也可能,而且是发展方向。但我国当前经济水平较低,新建需资浩大的高速铁路,国力难于承受,与消费水平也不适应,恐非国家和铁路当务之急。1994年底,由有关方面组成的“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研究课题组”提出了研究总报告(以下简称“总报告”),其结论是:修建京沪新双线解决2000年的运能缺口“迫在眉睫”(原计划1995年开工,2000年建成),“愈早愈有利”;新双线的最佳方案是建成高速铁路,“经济合理”,“国力可以承受”,也与消费水平相适应。
  • 附录
  • 鹏子
    . 1995, 13(9508): 6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1994年12月22日,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据悉,中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将列人“九五”计划。未来的京沪高速铁路将以什么面目呈现于众人面前呢?对我国非常紧张的运输来说,高速铁路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