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7年, 第25卷, 第0710期 刊出日期:2007-05-25
论文
系统仿真研究专题
研究论文
封面图片说明
研究论文
综述文章
研究报告
科技评论
全选
|
论文
Select
基础科学研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陈佳洱
. 2007, 25(0710):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系统仿真研究专题
Select
从理工科视角探索系统生物学
陈洛南;费敏锐;刘曾荣;王勇
. 2007, 25(0710):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系统生物学是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生物系统,即通过研究因生物系统组成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组成的网络来揭示生命系统的复杂行为和功能。本文扼要介绍近期内笔者在系统生物学领域研究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强调从理工科的视角出发,首先在分子水平上结合数据与方法论的整合性观点构建生物网络,然后用相互作用、动态行为等整体论观点来研究该网络,达到探索在不同层面上理解和诠释复杂生命现象的目的。
Select
支持复杂大系统的设计仿真一体化技术研究
王超;吕崇德;高琪瑞;李士锦
. 2007, 25(0710):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支持复杂大系统设计仿真一体化支撑平台(简称SISP)的研究,主要基于复杂大系统的设计仿真的一体化技术,该技术以仿真为手段,进行复杂大系统的数字化模型设计、协同仿真、虚拟测试。在设计上,可提供一个数字化模型设计支撑功能,从而为复杂系统数字化设计提供技术保证;在仿真上,可提供一个基于复杂大系统的子系统/分系统的独立模型仿真和基于HLA体系结构的整个复杂系统分布式协同仿真;在测试上提供一个虚拟的测试环境,可以进行复杂系统的评估、验证。在平台应用上,3个功能软件可无缝集成在一起。
研究论文
Select
马齿苋治疗糖尿病的探讨
周俭;任洁
. 2007, 25(0710):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马齿苋用于治疗糖尿病载于传统中医文献。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到马齿苋对糖尿病小鼠有降血糖及修复胰岛细胞形态结构的作用,其中丰富的n-3脂肪酸含量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Select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植被变化规律研究
金晓媚;余秋生;薛忠歧;于艳青
. 2007, 25(0710):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植被状况的变化是反映区域性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年植被指数的变化则反映了植被生态环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量遥感技术,应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数据(GIMMS)及MODIS数据作为数据源,对宁夏地区1982-2004年间的植被指数变化幅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对比。结果证明,1999年以前宁夏绝大部分地区植被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而从2000年开始,由于引用黄河水量的减少,部分地区的植被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Select
基于新广义变分原理的非平衡统计力学方法及应用
周金峰;柴立和
. 2007, 25(0710): 23-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近年来非平衡统计力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尝试从广义变分法的视角建立一套描述非平衡统计力学的新方法。即以对哈密顿原理进行修正得到的最大流原理为基础,对开放的复杂系统建立新的统计系综,构造出新的势函数,并推导出随机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出重整化方程并进行求解,得到自相似的分形结构,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统计力学理论框架。以城市系统为例,结合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进行结构模式数值分析,展示了新方法处理复杂系统的强大潜力。
封面图片说明
Select
世界上第一艘太阳能动力船横跨大西洋
冯峰
科技导报. 2007, 25(0710): 29-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论文
Select
投资网络广告关键词的预算分配模型及其简化算法
侯乃聪;沈向洋
. 2007, 25(0710): 3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针对网络广告关键词拍卖的预算分配决策的方法和技术,建立了一个多关键词检索的基本模型和转化模型,并对模型中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以及生成随机数等进行优化,得出了在关键词数量有限或相对比较多的两种情况下选择相应解法的结论。 [关键词] 网络经济;关键词拍卖;预算约束
Select
一种实现信源信道联合编译码的新方法
周辉;崔文惠;邵菲
. 2007, 25(0710): 3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自适应的思想,由一个自定义的代价函数构造出一种适合于实现联合编译码的变长码——代价测评对称可逆变长码。论述了代价测评对称可逆变长码的构造原理与性能分析,并在两种常用的通信信道(BSC及AWGN信道)中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编码方式的性能优于一般的分离编译码方案,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Select
新型塑料合成沙物理和运动特性试验
汪明娜;孙贵州;郑文燕
. 2007, 25(0710):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泥沙实体模型试验中,模型沙的选用及其物理和运动特性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的相似性和试验成果的精度。多年来采用的各种模型沙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成功研制成一种物理性质可控制、能批量生产的亲水性树脂基合成模型沙材料(简称PS或EPS),尝试为模型沙研究开辟新途径,也为解决泥沙模型试验选沙难题提供了参考。
综述文章
Select
太空活动与生物节律——空间时间生物学,载人航天催生的新兴学科
陈善广;李莹辉
. 2007, 25(0710):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空间时间生物学是载人航天事业催生的一门新学科。空间时间生物学是在时间生物学的基础上,基于空间环境与时间结构的交互作用,研究在不同空间环境中生命系统的周期规律、产生机制及其应用的学科。本文简述了空间时间生物学的学科背景、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基本技术方法及其在未来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应用前景。
Select
中药超细粉体研究概况
蔡光先;杨永华;李雅
. 2007, 25(0710):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药超细粉体在药学领域的应用,既丰富了传统炮制的内容,又为中药的生产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活力。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研究报告
Select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系统结构、功能及环境
赵辉;齐娜
. 2007, 25(0710):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条件。利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系统的要素及特性,提出了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系统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共享系统的功能、外部依存环境及相互作用关系。
Select
徐州、连云港生态城市建设能力比较
张晶;王丽萍
. 2007, 25(0710): 5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综合现有的生态指标,结合徐州、连云港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1995-2004年徐州、连云港生态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在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方面,徐州得分高于连云港市,但由于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徐州生态城市建设能力总体差于连云港市。
Select
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范围和方式探讨
陈钦;魏远竹
. 2007, 25(0710):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公益林生态补偿策略、缓解补偿资金不足,分析了公益林各种生态补偿标准的利弊和可行性。由于目前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一方面必须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增加补偿资金供给;另一方面,要设法减少当前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的需求量。针对后者,探讨了补偿范围和补偿方式,提出中幼林不纳入补偿范围,主张采用每年支付公益林租赁费的方式进行补偿。
Select
吴起县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实证分析
郭亚军;姚顺波
. 2007, 25(0710):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吴起县能否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其可持续增长能力进行评价。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结合西方经济学稳态经济增长理论,对吴起县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为:吴起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立足于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富余劳动力和农业技术进步,其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可以作为西部农业发展的借鉴。
科技评论
Select
应更有效地利用国内的研究成果
游苏宁
. 2007, 25(0710):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许多报道国内优秀科研成果的论文首先投向国外,特别是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高水平国际期刊。这虽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但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中国科学家的绝大多数优秀科研成果不能为本国的同行首先获悉,也使得国内的科技期刊在学术水平和国际化方面陷入极大的困境。如何选择最佳对策,作者提出3点建议:由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制定论文二次发表的有关规定;开辟新栏目推介有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