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下载中心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1年, 第29卷, 第11-08期 刊出日期:2011-03-18
卷首语
科技风云
排行榜
封面图片说明
科技事件
科技界声音
科技工作大家谈
科学共同体要闻
科技期刊亮点
科技要闻
本刊专稿
研究论文
综述文章
书评
科技纵横
读者之声
主编心语
走向职场
科技人才招聘
全球招聘新闻
智力休闲
全选
|
卷首语
Select
精益求精,力争地球深部探测的跨越式发展
李廷栋
. 2011, 29(11-08):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风云
Select
“不一样”的秘密与价值
文/杨书卷
. 2011, 29(11-08):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排行榜
Select
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2011-03-01至2011-03-10)
责任编辑 高靖云(实习生);陈广仁
. 2011, 29(11-08):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封面图片说明
Select
双荧光共定位系统检测活细胞内蛋白质相互作用
责任编辑 吴晓丽
. 2011, 29(11-08):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事件
Select
珍爱历史,拒绝假化石
李 娜
. 2011, 29(11-08):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界声音
Select
2011-08科技界声音
责任编辑 杨书卷
. 2011, 29(11-08):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工作大家谈
Select
加快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
文/易 斌;朱忠军;刘 平;于云江;孙 鹏;张天柱;周宜开;徐顺清;彭良斌
. 2011, 29(11-08): 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学共同体要闻
Select
2011-08科学共同体要闻
责任编辑 陈广仁;赵勇(实习生)
. 2011, 29(11-08): 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期刊亮点
Select
2011-08科技期刊亮点
责任编辑 姜晓(实习生);李娜
. 2011, 29(11-08):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要闻
Select
2011-08科技要闻
责任编辑 高靖云(实习生);杨书卷
. 2011, 29(11-08): 1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刊专稿
Select
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创意·创新·增长
. 2011, 29(11-08): 15-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论文
Select
一种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双荧光共定位系统
周 军;周翠红;邓小燕;陶凤杰
. 2011, 29(11-08): 22-2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自发荧光蛋白以快捷灵敏、即时检测和无需破坏活细胞的特点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发光水母Aquoria victoria中分离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和从珊瑚Discosoma sp.中分离的DsRed红色荧光蛋白是自发荧光蛋白的典型代表。本研究开发一种基于GFP和红色荧光蛋白(RFP),并可通过待检测蛋白在细胞内表达的空间位移变化产生共定位的双荧光共定位检测系统。该系统为克服两种荧光蛋白光谱渗漏带来的非特异性结果的干扰,将核仁定位信号(NoLS)和出核信号(ABL)分别连接到RFP和GFP。具有定位信号的GFP和RFP的待检测蛋白对可分别在细胞核内和(或)细胞核外表达,伴随它们的相互作用,荧光共定位的现象会产生在细胞内特定的区域。利用抗凋亡蛋白Bcl-2和Bak-BH3短肽作为蛋白对测试该系统,荧光共定位现象明显,系统灵敏可靠。
Select
降低红外焦平面热失配应力方法
李言谨
. 2011, 29(11-08): 27-3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在低温下由于不同热膨胀系数引起的热失配应力,在碲镉汞/硅/宝石片三层结构中,低温下碲镉汞受到张应力,易于损坏。根据膨胀合金的特性,提出了两种焦平面器件结构,一是将低膨胀合金因瓦材料置于宝石片下面;二是将定膨胀合金柯伐材料置于硅和宝石片之间,两种结构均可有效降低碲镉汞的热应力。这两种结构已分别用于256×1、256×256和2048×1中波红外碲镉汞焦平面器件的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可明显提高碲镉汞焦平面器件的可靠性。
Select
反应静电纺丝法制备超细三聚氰胺纤维
王慧雅;杭祖圣;曹晓苗;石榴花;应三九
. 2011, 29(11-08): 31-3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应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三聚氰胺超细纤维电纺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纺丝过程中溶液黏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电导率4个参数对超细纤维的形貌及平均直径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分析(TG)研究了电纺膜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纤维平均直径d与溶液黏度η、纺丝电压V分别符合关系式d∝η0.33和d∝V-0.25,纤维平均直径随接收距离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电导率的增加使纤维平均直径下降。当PVA质量百分数为8%、纺丝电压为18kV、固化距离为12.5cm、NaCl质量百分数为0.1%时可以纺制出表面光滑、平均直径为400~600nm、耐热性能良好的超细三聚氰胺纤维电纺膜。
Select
化工设备失效概率JC修正模型研究
石 超;罗艾民;陈文涛;多英全;吴宗之
. 2011, 29(11-08): 35-3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数据库统计所得的设备通用失效概率,是在设备各失效模式下的参数变量均达到各自均值时所对应的失效概率。本文针对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RBI)设备修正因子的应用缺陷,结合结构可靠度理论,分析均值一次二阶矩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建立了基于当量正态化(JC)法的通用失效概率修正模型。实例分析表明,JC法考虑了随机变量的实际分布类型,能较准确地预测设备的失效情况。
Select
盘河地区低序级断层地震识别和应用效果
马玉歌
. 2011, 29(11-08): 39-4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盘河地区是低序级断块富集的油气田。由于各级别的断层发育,导致勘探开发难度增大,正确识别低序级断层对于该区复杂断块油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与解释技术的不断进步,低序级断层构造油藏三维精细描述逐渐成为可能,为此从多角度、多方位研究了开发地震技术以识别低级序断层,并系统优化了低序级断层的平面组合配套技术,重点应用了精细综合标定、水平切片、分频相干体、井控成图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该区低序级断层的识别与重新组合中,厘清了该区低序级断层的展布规律,对各断块和油水系统的边界进行了重新认识,明确了挖潜、调整的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滚动开发效果。
Select
并行埋地管道准周期土壤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田 娜;陈保东;何利民;陈其胜;吴 琦;饶 心
. 2011, 29(11-08): 44-4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75.2011.08.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并行埋地管道中,常温输送的成品油管道会影响热原油管道的温度场,从而与单根输油管道的温度场不同。热油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是管道停输再启动和管道运行的基础,只有准确掌握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才能使管道安全运行,避免凝管事故发生。为了研究并行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在准周期内的变化规律,以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四堡进站位置为例,在实测管道周围土壤物性的基础上,采用非结构化有限容积法对并行埋地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模拟研究。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提出的计算模型正确,计算结果能够为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Select
石油库储罐区池火灾多米诺效应研究
臧娜
. 2011, 29(11-08): 49-5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多米诺效应的特点,从多米诺效应发生的机制,阐述了石油库储罐区池火灾多米诺效应的分析过程。首先辨识石油库储罐区多米诺效应的事故场景,针对场景的复杂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运用烃类池火灾事故后果定量分析模型和概率分析对池火灾事故场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初始事故的影响,运用设备损坏概率模型计算二次目标设备的损坏概率和场景后果;最后结合具体实例对石油库储罐区池火灾进行多米诺效应分析。通过石油库储罐区池火灾事故多米诺效应评价,得出石油库储罐区事故的升级因素和导致事故扩大的途径,并指出相应的多米诺效应控制措施,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预防池火灾事故多米诺效应,降低次生灾害的发生率,提高石油库储罐区的本质安全,为现行《石油库设计规范》的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Select
基于三维仿真和动态评估的露天矿采剥顺序优化
杨 彪;罗周全;陆 广;张旭芳;鹿 浩
. 2011, 29(11-08): 54-5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矿石品位分布无序,导致矿山不同采剥顺序所得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获得优越的矿山排产方案,提出了基于三维仿真和动态评估的露天矿开采顺序优化方法。利用三维仿真技术实现复杂露天矿山矿岩多层次约束的动态开挖,获得每年矿岩采剥量及出矿品位。根据矿山总图布置、采剥位置和发展方式计算矿岩运距,进行矿山设备选型,进而估算矿山基建投资,在矿产品预测售价基础上计算各方案净现值,经比较确定最优开采顺序。以某大型钼矿为例,在矿业软件Surpac中创建了地质块体模型并进行品位估算和价值参数赋值,然后通过矿石售价折扣方式获得系列嵌套境界方案,根据矿山实际条件,借助MineSched软件通过多种约束手段对采剥方案进行排产,运用经济动态评估方法确定了最优采剥方案。
Select
基于改进Otsu的室外道路实时检测与跟踪算法
陆培源;王建中;罗 涛
. 2011, 29(11-08): 58-6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室外道路检测与跟踪是移动机器人完成室外环境探索和自主导航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室外机器人工作环境复杂、光照多变等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室外道路实时检测与跟踪的算法。首先将CCD摄像头获得的画面通过预处理,提取视频画面的感兴趣区域(ROI)并转化为HSV颜色空间下的图像,然后通过改进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法(Otsu)获得道路图像的边缘信息,采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霍夫(Hough)变换得出画面中的可通行区域,最后采用加权马氏距离判别法跟踪可通行区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室外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道路识别跟踪能力和实时性。
Select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车辆超高检测系统研究
郭荣庆;孙家永;许世维;王 旭;焦 磊
. 2011, 29(11-08): 63-6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激光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车辆超高检测系统。该系统运用发射传感器阵列和接收传感器阵列形成激光光幕,通过判断传感器是否被遮挡,可以精确地检测车辆具体超高高度。针对日光、强光干扰现象,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采用光调制与光解调处理方法。光调制与解调方法使激光信号变成离散信号,可有效解决自然光中连续光信号的干扰现象。软件设计方面采用Freescale
MC9S12DG128单片机对发射信号进行控制,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程序简单易行,执行效率高。该超高检测系统采用激光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能够实现车辆高度动态测量,检测时车辆速度可达30km/h,测量精度高、检测效率快,并且可以测量镂空物体高度。在实际检测实验中,该检测系统检测精度可达5cm,检测范围4~6m。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车辆超高检测站,以减少大货车卡桥、撞桥事故的发生。
Select
MIRA模型组尾部造型风洞试验研究
谷正气;王 师;仇 健;张清林;胡彭俊;陈细军
. 2011, 29(11-08): 67-7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汽车尾涡是整车气动阻力主要来源之一,而汽车尾涡直接受尾部造型的影响。因此,研究车身尾部造型对气动阻力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MIRA标准模型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风洞试验,运用表面压强测量技术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得到MIRA模型组各模型的阻力系数以及车身纵对称面表面压强分布和尾部速度流场,并对此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获得了模型组中各模型阻力系数变化与车身尾部造型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模型组中,斜背的阻力系数最小,阶梯背较大,直背最大,且这3种模型的尾部负压区、尾涡涡核距车身距离、尾涡扩散范围依次呈现增大趋势。
Select
基于结构风险上界的SVM参数选择
宋小杉;蒋晓瑜;罗建华;汪 熙
. 2011, 29(11-08): 72-7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基于结构风险上界的SVM参数选择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SVM结构风险上界的计算方法,给出了结构风险上界的算法步骤;其次,以结构风险上界作为SVM泛化性评价准则对5个UCI公开数据库和经过实测建立的两个特征库(包括二类和多类数据)进行了参数选择仿真实验,并与5-折交叉验证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结构风险上界的SVM参数选择方法有效、省时。
综述文章
Select
柴油车排放颗粒物研究进展
姚志良;刘荣
. 2011, 29(11-08): 75-7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1.08.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柴油车排放颗粒物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危害,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发动机运行工况、环境温度和燃油品质等因素对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影响,柴油车颗粒物排放的测试采样方法,质量、形貌以及粒径分布等物理特征,以及元素、EC/OC、无机离子和有机组分等化学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中国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目前,中国柴油车颗粒物源成分谱、采样分析方法,以及颗粒物组分的排放特征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书评
Select
培育生命之树 追溯思想之源
林昆勇
. 2011, 29(11-08): 8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纵横
Select
把握研究生阶段,成长在此时
傅征
. 2011, 29(11-08): 8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读者之声
Select
2011-08读者之声
.佘茂云 .陈斌
. 2011, 29(11-08): 8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主编心语
Select
怎样指导博士生打下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4) ——为博士生选择课题应该注意什么?
冯长根
. 2011, 29(11-08): 83-8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走向职场
Select
做好求职这道选择题不容易
王进
. 2011, 29(11-08): 84-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人才招聘
Select
2011-08科技人才招聘
责任编辑 朱崇开(实习生);陈广仁
. 2011, 29(11-08):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全球招聘新闻
Select
2011-08全球招聘新闻
责任编辑 孙杨慧(实习生);王芷
. 2011, 29(11-08):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智力休闲
Select
2011-08智力休闲
责任编辑 唐瑶(实习生);齐志红
. 2011, 29(11-08): 9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