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作为现代经济中的主要经济元素,包括高技术产业企业、R&D 企业和一般的创新型服务型企业.根据实证数据的分析发现,创新型企业的创业活动在地理上并非随处可发展,而是呈现聚集创业特性,有些地区明显可以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创业,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创业在区位选择上,物理距离因素是次要的,驱动它们聚集甚至于集群的第1 位区位因子是人力资本密集.第2 位为知识溢出,包括大学密集、信息设施条件好等,这类认知原因对企业人才的成长与公司间知识技术的交换发挥了重大作用.第3 位因子是靠近市场,主要动力不是因为产品运费,而是容易获得市场信息,加快创新提高竞争力,并且易于发生面向市场的产品试制.第4 位因子是气候-地貌-交通等,可以统称为环境适宜性的外部条件.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智力创新活动困难,难于发生因为创新型企业创业活动的聚集.第5 位因子是地域制度因素,以法律、法规为代表的正式制度和以文化、宗教等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在创新型企业创业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1] 王铮, 毛可晶, 刘筱, 等. 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形成的区位因子分析[J]. 地理学报, 2005, 60(4): 567-576.
[2] 王恩涌, 胡兆量, 韩茂莉. 中国人才地理特征[J]. 经济地理, 1998, 18(1): 8-14
[3] Wang Z, Liu C, Mao K. Industry cluster: spatial density and optimal scale[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12, 49(3): 719-731.
[4] 张昕, 陈林. 产业聚集、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以医药制造业为例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19): 69-72.
[5] 梁琦. 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与集聚[J]. 科学学研究, 2004, 22(1): 76-81.
[6] Wang Z, Ma C, Weng G, et al. A study on temporal and regional process of knowledge spillover[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4, 38(4): 595-606
[7] Zucker LG, Brewer M B. Intellectual human capital and the birth of U.S. biotechnology enterprise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8, 88(1): 290-306.
[8] 王铮, 孙枫, 王瑛, 等. 知识型产业区位的实证分析[J]. 科研管理, 1999, 20(3): 101-108.
[9] Weber.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于晓, 陈维纲译. 第一版. 北京: 三联出版社, 1987.
[10] 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 张鹏. 我国高科技产业创业政策体系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03, 21(4): 35-39.
[12] 刘筱, 王铮, 赵晶媛. 政府在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作用——以深圳为例[J]. 科研管理, 2006, 27(4): 36-43.
[13] 高建, 颜振军等.中国城市创业观察报告[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4] 张玉利, 杨俊, 戴燕丽.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研究建议[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1): 1-9.
[15] 熊文, 姚梓璇, 王铮, 等. 我国高技术产业枢纽的区位选择[J]. 科学学研究, 2010, 28(9): 1338-1346.
[16] The Geographic Sources of Innovation: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AAAG, 1994, 84(2):2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