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四运动100周年专题

以科学精神为指引深化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 王聪 ,
  • 李响 ,
  • 王宏伟
展开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 北京 102488;
    2.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北京 100863;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732
王聪,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电子信箱:1197255445@qq.com

收稿日期: 2019-04-30

  修回日期: 2019-05-04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6-06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1724038)

Deepen the reform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with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spirit: Commemorating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 WANG Cong ,
  • LI Xiang ,
  • WANG Hongwei
Expand
  • 1. Department of Quantitave and Technical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Graduate School), Beijing 102488, China;
    2. National Academy of Innovation Strategy,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863, China;
    3. 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Received date: 2019-04-30

  Revised date: 2019-05-04

  Online published: 2019-06-06

摘要

五四运动为中国带来了“赛先生”,之后的百年间科学对国家建设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科学精神在当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从科学精神的内涵出发,回顾了自五四运动以来科学精神在中国的百年传承,论述了国人的科学观历经由救国利器到建国生产力、重要文化元素等观念的步步深入的过程,明晰了科学精神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位置,并以科学精神为标准剖析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和现存的问题,针对科技体制改革的现存问题和未来走向提出若干建议。

本文引用格式

王聪 , 李响 , 王宏伟 . 以科学精神为指引深化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J]. 科技导报, 2019 , 37(9) : 45 -5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9.09.004

Abstract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brought "Mr. Sai" to China. The influence of science on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has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century. To commemorate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entury-old inheritance of the scientific spirit in China since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a perspective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discusses the step-by-step proces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from the salvation of the country to the country's productive force and important cultural element. This paper also clarifies the position of the scientific spirit i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form,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gradual deepening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form and currently existing problems in terms of the scientific spirit standard.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outlook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form.

参考文献

[1] 梁秀文, 夏从亚. 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传统文化探源[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7(1):82-87.
[2] 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 1994(1):101-118.
[3] 袁阳. 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整合性及其对现代化的社会负功能分析[J]. 社会学研究, 1991(6):68-79.
[4] 张钟静. 科学技术及其人才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地位[J]. 科学学研究, 1985, 3(3):42-49.
[5] 秦元海. 论科学精神[D]. 上海:复旦大学, 2006.
[6] 吴文环. 中国科技文化政策历史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1997(5):16-20.
[7] 刘俊梅.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战略思想论析[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8] 段治文. 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 杭州:浙江大学, 2004.
[9] 宋天和, 张勇枝. 论思想解放理论与改革开放理论的关系[J]. 理论探讨, 2009(2):166-168.
[10] 曾长秋. 论江泽民素质教育思想的民族精神内涵[J]. 当代教育论坛, 2004(6):19-21.
[11] 梁晓华. 科技体制改革刍议[J]. 科学之友, 2012(16):130-131.
[12] 许青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 2012.
[13] 康晓强, 潘娜. 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贡献——读《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感[J]. 科学社会主义, 2013(5):116-119.
[14]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 2017-10-28(1).
[15] 雷环捷, 刘大椿. 20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及其反思[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6):16-21.
[16] 侯强. 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法律构建及其反思——以建国初期为研究中心[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 28(4):108-112.
[17] 李正风. 关于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6):39-44.
[18] 李平, 王宏伟, 张静.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全要素生产率[J]. China Economist, 2018, 13(1):84-111.
[19] 薛建明.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7.
[20] 廖添土, 戴天放. 建国6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启示[J].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9):190-192.
[21] 胡锦涛.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 求是, 2006(2):3-9.
[22] 王宏伟, 李平.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J]. 求是学刊, 2015, 42(5):49-56.
[23] 曹静. 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24]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科技成就报道之科技发展历程掠影[J]. 中国科技财富, 2009(19):27-30.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 人民日报, 2016-03-18(1).
[26] 刘皓.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3.
[27] 李醒民. 科学精神的规范结构[J]. 物理通报, 2007(5):1-3.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