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

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

  • 汪品先
展开
  •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汪品先,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电子信箱: pxwang@tongji.edu.cn

收稿日期: 2023-08-30

  修回日期: 2023-10-10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5-10

Modern scienc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 WANG Pinxian
Expand

Received date: 2023-08-30

  Revised date: 2023-10-10

  Online published: 2024-05-10

摘要

科学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缓慢变化发生了矛盾。百年来,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主流观点曾经出现多次反复,至今缺乏系统的反思,成为当前学术界发挥科学创新潜力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历史回顾和中外比较入手,提出当现代科学在欧洲产生时,中国曾坐失参与的良机;当试图引入西方科技时,又因为方向错误遭受失败,结果使得科学成为西方的特色和东方的弱点。东西方差异的根源在于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不同属性,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古希腊和春秋列国的2大源头。当今世界上这2大文明的经济基础正在消失,新时代的科技发展必将产生新型的全球文明。呼吁从历史反思入手,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争当国际学术界铸造全球新文明的排头兵。

本文引用格式

汪品先 . 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J]. 科技导报, 2024 , 42(6) : 16 -24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4.06.002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 百年科技回顾与展望——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 丘成桐, 刘克峰, 杨乐. 数学与人文·第十六辑:数学与生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 Snow C P. The two cultur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9:107.
[4] Labinger J A, Collins H. The one culture? A conversation about science[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1.
[5] 汪品先. 直面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N]. 文汇报, 2011-02-28(1).
[6] 汪品先. 汉语被挤出科学, 还是科学融入汉语[N/OL]. 文汇 报, 2015-02-27.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25284.
[7] 薛宇. 人为扩大汉语在科研上的应用:此路不通[N/OL]. 文汇 报, 2015-02-27.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25295.
[8] 胡翌霖."两种文化" 之争早已过时[N]. 中国科学报, 2019-06-28(5).
[9] 鲁迅. 鲁迅全集:第六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36.
[10] 席泽宗. 科学编年史[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1.
[11] 柏礼安. 东方之旅:1579-1724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M].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7:457.
[12] Tatsuo M. Sushi science and Hamburger science[J].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1989, 32(4):489-504.
[13] Friedman F L. Hot, flat, and crowded[M]. New York: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8.
[14] 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15] 江晓原. 试论清代"西学中源" 说[J].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8, 7(2):3-10.
[16] 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17] 周振鹤. 假如齐国统一天下[C]//学腊一十九.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298.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