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专题:“十四五”建言”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掌握规律,创新驱动,扎实推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王阳元
科技导报. 2021, 39(3): 31-5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2
摘要
(1074)
PDF全文
(1298)
HTML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特征,总结了集成电路投资、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规律,回顾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产业能力和产业短板,给出了今后集成电路基础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并强调了创新是发展之源,提出了203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在政策、投资、人才等领域的相应举措。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探究物质最深层次的物理规律:中国粒子物理发展规划的思考
王贻芳
科技导报. 2021, 39(3): 52-5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3
摘要
(495)
PDF全文
(428)
HTML
可视化
收藏
粒子物理是物质结构探索和研究的前沿学科,研究意义重大,成果影响深远,技术溢出效益明显。分析了粒子物理的研究目标及方法、特点,概述了中国粒子物理的基础、成就以及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探讨了中国粒子物理的未来发展目标、规划以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应该发展的核心技术,提出了中国粒子物理向世界领先水平发展的建议。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航空发动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王强, 郑日恒, 陈懋章
科技导报. 2021, 39(3): 59-7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4
摘要
(1133)
PDF全文
(1904)
HTML
可视化
收藏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实现人类飞行梦想的关键。回顾了发动机技术进步与飞机的发明、喷气式发动机的问世、航空动力领域的持续创新等内容,介绍了高超声速强预冷涡轮发动机、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民用大涵道比发动机、混合电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国外航空发动机发展的主要经验和重要举措。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发展深海科技的前景与陷阱
汪品先
科技导报. 2021, 39(3): 71-7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5
摘要
(1174)
PDF全文
(851)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十年来,中国深海科技的高速度发展不仅在国内空前,在国际也是科技史上的奇迹。如能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就有希望在未来的10年中进入世界深海探索的前列,对世界科学做出历史贡献。深海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最大的栖居场所,但是其永恒的黑暗和极端的环境,使得深海开发者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中国的深海研究走到了历史十字路口,需要在计划及其实施中汲取历史的教训,警惕征途上的陷阱。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深空探测的现状、展望与建议
吴季
科技导报. 2021, 39(3): 80-8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6
摘要
(795)
PDF全文
(725)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人类深空探测的历史,探讨了人类深空探测的科学动机、技术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并对中国未来深空探测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谈“十四五”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生态关系
李百炼, 伍业钢
科技导报. 2021, 39(3): 88-10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7
摘要
(507)
PDF全文
(370)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科技原始创新生态亟需改善——谈原始创新的起点问题
杨文采
科技导报. 2021, 39(3): 102-10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8
摘要
(299)
PDF全文
(381)
HTML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如何改善科技原始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给特殊的科技工作者原始创新的种子提供生根发芽的土壤等问题。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新形势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有新变化
王小凡, 张赟
科技导报. 2021, 39(3): 105-10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9
摘要
(354)
PDF全文
(333)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近几年间,国际关系的动荡对中国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警示和要求。放眼未来,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有新变化:应服务于建立更为完善和独立的科学教育体系,在部分顶尖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全英文的教学科研环境,形成支持中国科学家更多参与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的体制机制。相信这些提升中国科研“软实力”的举措会对中国科技领域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如何培养一流创新学者——访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
王丽娜
科技导报. 2021, 39(3): 108-11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0
摘要
(252)
PDF全文
(312)
HTML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
闫金定
科技导报. 2021, 39(3): 113-12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1
摘要
(867)
PDF全文
(1067)
HTML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36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的时代背景特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创新发展格局等战略层面提出发展建议。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学科布局的逻辑内涵及中国实践
王孜丹, 杜鹏
科技导报. 2021, 39(3): 123-129.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2
摘要
(359)
PDF全文
(456)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当前科研范式变革、国际形势复杂、现实需求迫切的多重背景下,作为科技领域的基础性关键问题,学科布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对于学科布局特点和本质的理解仍然存在疑惑甚至误区。通过对学科布局进行历史分析,总结了学科布局的特点与内涵,指出了新中国学科布局的进展与挑战,展望了学科布局的发展态势。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完善人口政策和提倡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模式
曾毅
科技导报. 2021, 39(3): 130-14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3
摘要
(446)
PDF全文
(657)
HTML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完善人口政策和提倡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模式的重要意义、必要性与可行性。模拟预测分析表明,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并鼓励二孩不会造成人口失控,而有利于减缓劳动力资源萎缩、应对人口老化严峻挑战等。基于“中国老年健康调查”大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三代同堂或紧邻居住模式既改善老年人健康,又增强老年父母对子女的家务协助而实现老年父母与儿女“双赢”。建议尽快实施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并鼓励二孩,大力提倡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模式,以促进国家发展和亿万家庭福祉。
Select
专题:“十四五”建言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万劲波
科技导报. 2021, 39(3): 141-14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4
摘要
(433)
PDF全文
(659)
HTML
可视化
收藏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面对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自立自强、全面创新、系统治理、开放融合原则,增强科技创新系统供给、支撑、引领能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进而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跳至
页
第1页
共1页
共13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