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环境污染与绿色发展
施益强, 赵丁珑, 王翠平, 肖钟湧, 林晓凤, 刘珊红
基于OMI的臭氧(O3)数据,运用空间信息技术(GIS、RS)和皮尔森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福建省 2011—2020年 O3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时序上,月均值最低为 4月份 260.10 DU,最高为 10月份 283.97 DU,月际变化呈波浪形态势;季均值高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和春季,秋季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年均值波动范围为265.18~275.09 DU,最低值出现在 2013 年,最高值出现在 2014 年;近 10 年 O3总均值为 270.19 DU。在空间上,月均值在 7~12月整体分布为相对中高值区,1~6月则为相对中低值区;季均值在秋季分布为相对高值区,秋夏季纬度变化特征比春冬季更明显;年均值在 2013和 2016年分布为相对低值区,2011、2012、2014、2018年为相对高值区;近10年总均值分布为北部高于南部,相对高值区主要在宁德市、南平市及福州市北部,相对低值区主要在漳州市、厦门市及龙岩市和泉州市的南部,呈南北走向随纬度降低而降低,东西走向由内陆往沿海升高的总体趋势。在影响因素相关性上,气温、降水与O3均呈现正负相关性并存,正相关性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负相关性则主要分布在内陆城市,呈沿海向内陆的较强正相关逐渐变为较强负相关的特征。对于降水与 O3,全省大部分区域表现为负相关;NDVI也呈现出正负相关性并存现象,但负相关性所占面积明显高于正相关性,整体上呈现出较显著负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