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27卷, 第0917期 刊出日期:2009-09-13
  

  • 全选
    |
    卷首语
  • 彭苏萍
    . 2009, 27(0917):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 2009, 27(0917):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王芷
    . 2009, 27(0917):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半月科技风云
  • 苏青
    . 2009, 27(0917):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杨书卷
    . 2009, 27(0917):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李娜
    . 2009, 27(0917): 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宁方刚
    . 2009, 27(0917):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代丽
    . 2009, 27(0917): 1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代丽
    . 2009, 27(0917): 1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代丽
    . 2009, 27(0917): 1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朱宇
    . 2009, 27(0917): 17-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工作者建议
  • 宁方刚
    . 2009, 27(0917): 18-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本刊专稿
  • 吴晓丽;朱 宇;陈广仁;苏 青
    . 2009, 27(0917): 1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矿产开发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能源的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采掘,也对当地的耕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既蕴藏巨大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结合2009年《科技导报》首期学术沙龙“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机遇与挑战”研讨的内容,对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态势、研究进展、困境、国外经验及实践案例等进行了综合评述,以期为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十二五”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咨询。
  • 专题论文
  • 胡振琪
    . 2009, 27(0917):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采矿等生产建设活动破坏了大量土地,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焦点。回顾了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在分析土地复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学科展的战略及任务:① 矿区生态环境损害的机制;② 矿山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及监管;③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规划设计技术;④ 减轻矿山土地与环境损伤的理论与技术;⑤ 共性和差异性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⑥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程质量的检测技术与装备。
  • 李晋川;白中科;柴书杰;岳建英;王文英;王宇宏
    . 2009, 27(0917):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是煤炭资源开采大国,因采煤特别是露天开采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并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露天采煤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体系,对探索适合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理论,实现煤炭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应用露天采矿、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农学、水土保持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对平朔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进行20余年的系统研究,初步形成适合黄土高原类似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相关技术体系,包括矿区生态系统受损分析、生态重建障碍因子分析、人工生态系统重建规划与设计、土地重塑工艺、土壤重构工艺和植被重建工艺,并提出平朔矿区重建人工生态系统将引伸今后研究的技术要点。
  • 赵艳玲;王金;贡晓光;张明明;陈兵
    . 2009, 27(0917):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耕地资源紧是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土地复垦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之一,复垦后耕地的表土层厚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特别是薄表土地区覆土厚度检查是关键。传统的检验方法费时费力。针对上述问题,选择微波遥测仪器——探地雷达为工具进行了土层结构无损探测的室外模型实验。构建模型自下而上依次为原状土(40 cm)、粗砂(25 cm)、土(15 cm)和细砂(30 cm),中心天线频率为500 MHz,测量方法为共剖面法。通过对雷达图像分析,各层介质探测差值小于5 cm,表明探地雷达能够有效探测土层结构,可以用于土地复垦工程土层厚度的验收工作;同时,尝试对实验的时间-振幅和频率-振幅进行分析,通过时间-振幅图可以看出,振幅在0.95、7.15、9.93、15.7和17.50 ns附近发生了5次明显变化,能够更加直观地解译雷达信号;通过频率-振幅图可以看出,在频率达到470.10 MHz时,振幅最大为1 821,电磁波最有效,可为探地雷达设备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 付梅臣;曾晖;张宏杰;师丽平
    . 2009, 27(0917):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资源枯竭矿区面临生态恢复的艰巨任务。中国以煤炭为主的矿业城市主要集中于中西部,枯竭矿区以中东部为主。在资源枯竭矿区,不同的矿产类型、开采方式、自然条件及“采、选、冶”等不同的生产活动,形成了压占、挖损、塌陷、污染等土地损毁类型。鉴于土地复垦途径的不同,提出乡村生态农业、城郊湿地公园或郊野公园、矿山公园等生态恢复方案。结合国内外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经验,分析了耕地复垦的景观重建和施工技术,河流水系修复、水分循环小气候修复、矿井水综合利用等技术,积水区土体处理与造景、地表植被恢复与造景、道路系统改造与景观连通、采矿遗迹的保护与改造等湿地修复技术,沉陷积水净化、积水水面改造、动植物配置等水体修复技术,村落特色保护与规划、建筑物基础建造等村落恢复技术,山脊生态廊道修复、山体的自然生态植被恢复和重建等山体恢复技术,林地选择与布局、树种规划、煤矸石山等废弃地抗旱栽植等林地重建技术等。在科学规划、及时有效治理下,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可得到修复,并能够促进矿区持续发展。关键词 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
  • 研究论文
  • 杨宪立;白敏冬;吴彦;丁妍;徐叶飞
    . 2009, 27(0917):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强电场电离放电方法产生羟自由基溶液,对基于国际海事组织《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国际公约》第D-2条的羟自由基快速灭活海藻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羟自由基对模拟压载水中初始浓度分别为1.1×104、5.0×104、4.0×104和2.4×104 cell/mL的球等鞭金藻、聚球藻、小新月菱形藻以及上述3种海藻混合藻都表现出良好的杀灭效果。在模拟处理压载水系统中,在羟自由基浓度为0.62 mg/L条件下,同时在输送管道中接触时间达到6 s时,藻类的致死率均达到99.96%以上,24 h后检测无活藻再生现象,满足《公约》第D-2条排放标准。同时监测的排放压载水水质情况表明,海水的pH值、盐度、电导率几乎不变;浊度明显下降,总固体悬浮物含量降低85%,化学需氧量降至未检出程度;磷酸盐和无机氮总含量等检测均符合海洋水质标准。
  • 何焕玲;李星星;吴丽美;陈英华;苗静琨;周兰
    . 2009, 27(0917):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和rhBMP-6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作用,分别用含rhBMP-2和rhBMP-6及重组绿色荧光蛋白的条件培养液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利用台盼蓝拒染法、TUNEL法、吖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双染法、Transwell小室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以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未实施任何干预的空白对照组和用rGFP干预实验对照组相比,rhBMP-2和rhBMP-6的干预致两种骨肉瘤细胞株:细胞存活率均随时间逐渐降低;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穿膜数明显减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逐渐增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rhBMP-2和rhBMP-6可抑制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U2OS的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和向成骨细胞分化。
  • 赵海峰;李琼;裴新荣;张召锋;王军波;李勇
    . 2009, 27(0917): 5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人参皂甙预防SAMP8小鼠空间参考记忆减退的作用和机制,本研究选用SPF级4月龄雄性SAMP8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快速老化对照组和人参皂甙低、中、高3个剂量干预组,每组17只。人参皂甙3个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d),随饮水摄入,共干预7个月。另外,设同月龄的SAMR1小鼠作为正常老化对照组。干预结束后,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空间记忆参考能力。记忆检测时,加设4月龄SAMP8小鼠作为青年对照组。行为学检测完毕后,测定各组动物血清T-SOD、MDA及GSH-Px含量、小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以及海马组织中Aβ1-42的表达。结果显示,人参皂甙100,200 mg/kg可以预防老年SAMP8小鼠空间参考记忆的减退,其增加小鼠体内的抗氧化水平、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氧化损伤以及减少Aβ1-42在海马组织中的沉积是改善记忆的重要机制。
  • 刘志远;杨正明;刘学伟;王宁宁
    . 2009, 27(0917):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流体在低渗透岩心中的渗流不再符合达西定律,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并且渗流曲线不再是一条直线。为了更精确地描述非线性渗流曲线,对已有实验在驱替与计量方法上进行了改进。使用改良后的实验装置,研究了膨胀性黏土矿物含量较高的砂砾岩在低流速下的渗流特征。实验曲线不通过原点,在压力梯度轴上有正截距,并且存在上弯与下弯两种形态。低渗透储层岩石喉道微细、强非均质性是非线性渗流产生的原因,并且储层岩石的特性也对非线性有一定影响。实验所采用岩心伊蒙混层以及伊利石等膨胀性黏土矿物含量高,对储层的有效渗透率影响较大。利用带喉道半径的渗流模型理论,从黏土膨胀性角度对产生非线性渗流曲线不同形态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认为,上弯形渗流曲线之所以存在,是由于黏土膨胀减小了岩心中渗流的喉道尺寸,而使得渗流过程中流速损耗,同时也增大了启动压力梯度。
  • 赵林双;杜志明;韩世贤;丛晓民;赵保国
    . 2009, 27(0917):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烟火学研究的进步,烟火器材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领域,烟火电流发生器是一种将烟火装置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新型烟火器材。本文介绍了装药为碳化锆和硝酸钠的带有铜轴向电极的烟火电流发生器放电性能实验,测试了输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所记录数据的分析,得到了药柱直径、氧化剂硝酸钠含量等因素对烟火电流发生器放电性能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阐述了烟火药剂燃烧产生电效应的电化学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烟火药剂燃烧时产生电效应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烟火电流发生器电动势值为累积大小,其形成过程是燃烧的烟火装药冷却阶段不同区域的各个电流形成过程的累加,烟火药剂燃烧产生电动势的规律符合熔盐电化学原理。
  • 钱鋆;欧阳红林;范祝霞;王铭
    . 2009, 27(0917):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双Y移30°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本系统建立了六相双Y移30°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和状态空间方程。通过选取dq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作为状态变量,选取定子电压和电流作为输入、输出向量,构建了EKF观测器。在dq旋转坐标下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获得转速和转子位置,并利用TMS320F2812型DSP芯片实现全数字控制。该方法不需要对多相永磁电机的结构作任何改变,同时适用于凸极和隐极永磁同步电机,在很宽的速度变化范围内都有较高的位置估计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使系统具有更加良好的控制性能。
  • 李志强;周建立;张毅
    . 2009, 27(0917):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公交的优化调度,充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是智能公交系统发展的目标。然而近年来中国智能公交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过于追求先进性、忽略实用性、运营效果不理想、动态调度尚待充分开发等问题。结合中国智能公交系统现状,通过对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和调度特点深入分析,在GPS定位、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支持下,将动态交通状态信息与车辆定位信息有效融合,将智能化算法引入到公交运营调度中,建立了基于实时动态数据,兼顾乘客满意度和企业效益的动态调度优化模型。并且阐述了模型数据的自动采集方法、模型Matlab程式化的解法。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公交车辆满载率、缩短乘客等车时间和减少车辆总班次,优化调度效果明显。
  • 姚梅芬;王岳峰;李 展;潘瑞乐;赵晓宏;贾晓光;斯建勇
    . 2009, 27(0917):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的功能。主治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等症。升麻药材虽有国家标准,但升麻饮片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其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按照中国药典委员会对中药质量标准的要求,着重从性状、鉴别、检查等项进行试验,测定了12个不同批次和产地的升麻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并进行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指标的质量控制标准。建议升麻饮片的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不超过13%,总灰分不高于8.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4.0%,95%乙醇溶液浸出物不低于16.0%。
  • 罗皓;张阳德;赵劲风;廖明媚;李玲玲;潘一峰
    . 2009, 27(0917):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筛选利多卡因传递体得到制备药物的最佳配比。为利用排列整齐的水平-因素指标对利多卡因传递体试验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较、统计分析,实现通过少数的实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以达到最高生产工艺效果。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利多卡因传递体配比的药物量,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利多卡因传递体的处方。这样能对该实验各关键因素变化范围内均衡抽样,使每次试验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由于正交表具备均衡分散的特点,保证了全面实验的某些要求,往往能够较好或更好地达到研究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利多卡因传递体的最佳处方是A2B3C1D2组合,即卵磷脂:胆固醇为2:1;卵磷脂:利多卡因为3:1;甲醇:氯仿为1:1;超声时间为10 min。用此处方配比得到的利多卡因传递体的平均粒径为(81.1±3.1)nm。包封率为(80.95±0.5)%,载药量为(1.87±0.03)%。由此,经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利多卡因传递体处方在配比上得到的药物质量最佳,载药量适宜大小适中、稳定性好,能够为以后的利多卡因传递体透皮给药提供实验依据。
  • 卢军;乔立艳
    . 2009, 27(0917):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神经元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异常沉积见于许多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如帕金森氏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溶酶体酶是清除α-syn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溶酶体酶Cathepsin D(CD)缺乏的小鼠中,已经发现有α-syn异常沉积。为了明确溶酶体出现缺陷后,体内α-syn异常沉积的过程,对野生型和CD-/-小鼠的皮层作抗α-syn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了CD-/-小鼠大脑皮层内α-syn的成分改变。结果发现,α-syn单体在两种小鼠大脑皮层的可溶性和不溶性成分里均没有明显变化,α-syn其他成分CD-/-小鼠则比野生型明显增多,特别是在可溶性成分里的大小位于分子量25~37 kD之间,CD-/-小鼠有明显的带存在而野生型的没有。结果提示,溶酶体功能的正常对于α-syn的代谢有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的缺失主要是影响α-syn多倍体成分,推测体内正常的α-syn除了单体,也有多倍体存在。溶酶体功能的异常引起该平衡失调,导致大量的大分子量的α-syn异常出现,直至导致α-syn聚集体的出现。
  • 张光明;周文静;石岩芳;林久銮;王东明;韩宏彦;孙朝晖;左焕琮;
    . 2009, 27(0917):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探索颅内外脑电图同步记录对颞叶癫痫的临床价值。对难以定侧,高度怀疑为颞叶癫痫,并且诊断为难治性癫痫患者行双颞钻孔,置入颅内电极,同步记录10-20头皮、双侧蝶骨和颅内脑电。对最终确认的颞叶癫痫患者,分析其同步脑电图,测量发作从颅内起源传播到颅内外各个目标电极点的时程,推测发作期放电在颅内外传播顺序。分段记数3 h发作间期双侧蝶骨电极癫痫样放电的数量,分析蝶骨间期放电的定侧意义。颞下、海马、颞极和颞叶中外侧各部位起源的大多数发作在颅内外传播有各自的方式,间期蝶骨电极放电数目病灶侧明显多于非病灶侧。颅内电极对难以定侧的颞叶癫痫有关键的帮助,颅内外脑电图同步记录的方法有益于颞叶癫痫灶的定侧。
  • 范婷;安建雄;林艳君
    . 2009, 27(0917): 8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观察不同剂量国产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用于成人麻醉诱导的药效学与插管条件。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选择60例择期行面肌痉挛纤维血管减压术、年龄在27~65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C2(2倍ED95组:2倍95%的有效药物剂量)、C3(3倍ED95组)、C4(4倍ED95组)和C6(6倍ED95组)4个组。各组在麻醉诱导后于5 s内单次静脉注入相应剂量的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采用国产BIOMETER拇内收肌肌张力肌松监测仪测定拇内收肌诱发颤搐反应的变化,观察气管插管条件以及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的药效学。结果显示,4个组均能完成气管插管,C6组插管评分显著低于C2、C3、C4组,而C2、C3和C4组插管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阻滞起效时间随剂量的增加相应缩短,TOF无反应期、阻滞维持时间、体内作用时间随剂量增加而延长,但各组肌松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均无过敏反应发生。因此得出结论:成年患者,2倍ED95、3倍ED95 、4倍ED95和6倍ED95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均能成功诱导插管,不同剂量苯磺酸顺阿曲库铵随剂量的增加起效时间缩短,肌松作用时间延长,但肌松恢复指数无差异。
  • 周修任;杨鹏鸣
    . 2009, 27(0917): 9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南瓜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根冠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素对南瓜穴盘苗影响显著,施用氮肥后,幼苗POD活性显著增高,根冠比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在南瓜苗龄20、30和40 d时,POD活性随施用氮肥次数和苗龄的增加而差异愈加显著。但在各个南瓜苗龄期,施用5和10 g/L浓度氮肥水平的南瓜幼苗之间,其POD活性和根冠比并无显著差异。在多数情况下,磷钾肥施用后,POD活性、根冠比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在磷钾肥200 mg/L浓度水平下,南瓜苗龄30、40和50 d时的POD活性增强。微肥对南瓜穴盘苗的POD活性影响最小,微肥施用后,南瓜幼苗 POD活性变化不显著,但根冠比显著增加。
  • 宋国芳;朱平;王四清;蒋荣
    . 2009, 27(0917): 96-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纳米材料、水泥、粉煤灰等主要原材料,加入适量外加剂,中间填入废弃聚苯乙烯泡沫,通过自然养护方法研制出纳米粉煤灰夹心砌块这一新型墙体材料。依据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的设计要求,设计砌块块型。根据正交实验方法,以砌块抗压强度为主要指标,优化砌块配合比参数,研制出了具有承重、保温隔热等多重功能的新型砌块。
  • 综述文章
  • 陈雪巍;程香菊;詹威
    . 2009, 27(0917): 101-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大坝泄水建筑物过流水体强烈掺气容易导致下游水体中溶解气体(TDG)浓度超饱和,使下游一定水深处的水生生物遭受气泡病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对大坝水垫塘内强紊动水体的气液传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对国内外TDG浓度超饱和模型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分析总结了TDG输运方程、气液双流体模型、气泡界面传质系数、传质面积、气泡直径、掺气浓度和有效饱和浓度等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其突出的问题是对气泡动力学认识不够,气泡数量、气泡聚并与破碎、气泡尺寸、气含率和气泡速度的求解仍存在诸多假设和尚需实验验证的系数。预测模型发展受到湍流模型、气泡表征方法和TDG输运方程的限制。本文为更好地完善水体TDG浓度超饱和模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陈佑宁;樊国栋;张知侠;党西妹
    . 2009, 27(0917): 106-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聚乳酸类材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生物医用材料中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乳酸均聚物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直接缩聚法包括溶液缩聚和熔融缩聚;按照反应机制,开环聚合法包含阴离子型开环聚合、阳离子型开环聚合和配位开环聚合。本文讨论了各种聚合方法的机制和研究进展。由于乳酸均聚物合成的成本高,产物分子量低及其疏水性、脆性等性能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对聚乳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性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共聚、交联、表面修饰等化学改性方法和共混、增塑、纤维复合等物理改性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聚乳酸的合成及改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改进聚乳酸的合成工艺条件,使用无毒或低残留量的催化剂;用新材料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在克服原有缺点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用途的聚乳酸材料。
  • 郭宇鹏;左焕琮;唐劲天
    . 2009, 27(0917): 11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总结高压氧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通过查阅文献,归纳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机制,综述高压氧在治疗脑梗塞、脑出血、颅脑损伤、偏头痛和震颤麻痹等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探讨科学应用高压氧治疗神经外科疾病。高压氧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研究投入很少,其治疗一些疾病的机制还不甚明确等。同时,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既要重视高压氧疗法的独特疗效又要防止其滥用,只有及时、适度地使用高压氧疗法,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因此,加强高压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十分必要。虽然目前高压氧医学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未来其治疗将会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更广泛地应用。高压氧将成为神经外科临床疾病综合治疗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在现代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王士泉
    . 2009, 27(0917): 116-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代丽
    . 2009, 27(0917): 117-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学术聚焦
  • 陈广仁;苏青
    . 2009, 27(0917): 11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评论
  • 冀文伟
    . 2009, 27(0917): 120-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嵇少丞
    . 2009, 27(0917): 121-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徐坚
    . 2009, 27(0917): 12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武夷山
    . 2009, 27(0917): 123-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彭苏萍
    . 2009, 27(0917): 124-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陈广仁
    . 2009, 27(0917): 125-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李娜
    . 2009, 27(0917): 126-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主编心语
  • 冯长根
    . 2009, 27(0917): 127-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宁方刚
    . 2009, 27(0917): 127-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走向职场
  • 吕群燕
    . 2009, 27(0917): 128-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白燕强
    . 2009, 27(0917): 129-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岳臣
    . 2009, 27(0917): 13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吴晓丽
    . 2009, 27(0917): 134-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特别栏目
  • 代丽
    . 2009, 27(0917):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