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 第7卷, 第8906期 刊出日期:1989-06-10
  

  • 全选
    |
    能源
  • 宋得生
    . 1989, 7(8906):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由世界能源保护委员会的J.R.Frisch领导的地区能源平衡小组,采用非中心化的方法,对世界10个能源区域同时进行上万个相同项目的调查和测算,经汇总得到2000~2020年世界能源的消费、生产和贸易的总趋势。现在看来,虽其预测结果因受第一次和第二次能源危机的影响而显得有些保守,但其预测方法是科学的,所推出的一些主要结论基本上是可信的。例如,能源世界不是南、北两极均衡而是三极分化;进入21世纪后煤将作为石油的第一个替代,核能是第二个替代;如果石油储量仍是现在所探明的850亿吨石油当量(TOE)的话,人类在未到2020年时世界石油就会告罄。本文拟对这次世界能源预测的方法和结果作一次综合分析,并提供一系列重要数据。
  • 丹尼尔·耶金;吴永智
    . 1989, 7(8906):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原载美国《DIALOGUE》杂志1989年第3期。作者丹尼尔·耶金(Daniel Yergin)是坎布利奇能源研究协会主席。1973年10月实行石油禁运后,能源保障问题第一次提到了国际间议事日程的首位,至今已过去了巧年。由伊朗革命引起的对能源状况恶化的担心,也已过去了10年。现在人们又重新关心起能源保障问题和90年代是否存在潜在的能源新危机的问题。
  • 徐任学
    . 1989, 7(8906):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现今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还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1981年全球人口约为40亿,消费的能源约相当于64亿吨油。预计本世纪末,全球人口将增至65亿,消费的能源将增至170亿吨油。现在发展中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费能源相当于0.3吨油。到本世纪末,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人口的增长(到那时估计发展中国家人口可达40亿),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将增加2~3倍。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总有一天会耗尽。核能利用看来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但是它有环境污染的问题,特别是自从美国三里岛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其安全性受到人们更大的怀疑。核聚变能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离实际应用还很遥远。
  • 高技术
  • 林来兴
    . 1989, 7(8906): 18-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概述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当时处在世界一流科技水平的美国大为震惊。危机感和力争继续保持科技领先地位,促使美国加紧发展航天技术。30年来美国在发展航天技术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很多贡献:50年代,美国发射卫星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60年代(1969年)美国首先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1972年发射“先驱者”-10号,经过14年飞行,于1986年越过冥王星的轨道,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航天器;1975年发射“海盗”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 。
  • 论文
  • 杰弗里·D·罗森达尔;路易斯·J·兰泽奥蒂;吴永智
    . 1989, 7(8906):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50年代美国空间计划问世以来,决策者和管理者们就把空间计划的主要研究任务交给了各大学。这和其他国家的做法极不相同,在这些国家,研究所或国家实验室在空间研究方面占统治地位。美国大学在培养新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同时,学校的科学家们也参与探索新领域的研究。但是,空间研究的规模、期限和复杂程度在发生变化,这迫使一些研究者个人和组织重新考虑他们的传统作用。大科学时代带来的新问题空间研究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大科学(Big Science)。
  • 高技术
  • 罗伯特·布莱斯;吴永智
    . 1989, 7(8906):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将于1989年12月由“发现者”号航天飞机送人轨道,较原计划拖后了许多年。HST是美国航空和航天局(NASA)制造的最先进,也是最为昂贵的科学卫星。它的2.4米直径的反射天线可说是当今世界最完善的天文反射天线。在地球大气层模糊效应区之外,HST的探测距离较地面最强大的望远镜远5倍,它提供的影像也将较普通方法提供的清晰10倍。在可望受到赞扬的同时,HST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NASA空间科学研究方面的错误所在,即过于信赖航天飞机,热衷于大计划和管理紊乱,致使科学计划的效率低下,成本上升。当前,正对美国空间计划的长期目标展开讨论。
  • 科技动态
  • 本刊
    . 1989, 7(8906): 29-2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泰晤士报》1989年8月15日报道,欧洲科学家,包括100名英国人,昨天开始在造价4亿多英镑的世界最大原子击破机上进行实验,他们在认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初步结果表明,他们能够在实验室里重现150亿年前创造了这个宇宙的大爆炸的雏型。这台原子击破机,即大型电子正电子对撞机,将使科学家们能够“看到”在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短寿命物质,但科学家们相信,在大爆炸的火球中产生了这种物质,并且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发展成为构成恒星和星系的物质。科学家们把原子击破机,看作是在时间上向后看的望远镜。这种新的原子击破机设置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所,即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
  • 工程技术
  • 游吉寿
    . 1989, 7(8906): 3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关于长江三峡工程,本刊于1986~1988年先后发表了十余篇文章,海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所涉及的技术、经济、效益等问题作了学术性的探讨,并提出了各种建议和意见。现据了解,从1986年开始的对三峡工程可行性重新论证已于今年初基本结束。十四个专家组提出了各自的最后论证报告,在此基础上重新编写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报告。我们特约请三峡工程论证综合经济评价组组长游吉寿同志撰文,就目前争论最多的几个问题,综合介绍经专家们论证得出的结论。同时,为了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情况,特将专家组中部分专家的不同意见摘录于后。当然,三峡工程是早上,还是缓上,还是不上,还有待决策者根据国家现实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不同意见,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审慎作出最终决策。这一期里还刊载了本刊美方编委谢定裕教授《50年内不造三峡高坝》一文,反映了海外部分学者、专家的意见。
  • 林秉南;陈志轩
    . 1989, 7(8906):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三峡工程论证中,各方面提出的意见中有一部分与泥沙有关。为了便于进一步讨论,现据我们的浅薄认识,对若干与泥沙有关的问题提出看法如下。三峡水库可以长期保留调节库容有人说水库总是有寿命的。如果这句话指的是水库在一定时间内都会因泥沙在水库内淤积而使水库完全丧失其调节库容,则对规划中的三峡水库是不适用的。三峡水库的运用方式,川江的水沙特点和库区地貌使三峡水库可以长期保留大部分调节库容。
  • 谢定裕
    . 1989, 7(8906): 4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历时两年,由水电部负责组织的三峡工程的论证已经结束。据报纸报道,论证的领导小组将于今年春天向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小组提交一份可行性报告。论证的详细内容似乎没有公开发表,至少在海外没有见到。海外关心中国发展的人士却广泛的对这一工程的巨大影响表示忧虑。面对如此复杂的、牵涉到国家命脉的巨大工程计划,要就上千科技人员历时两年写成的,有各种不同意见的技术报告,来作宏观的决策,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分析到最后,决策的依据也只有执其大端。在这“执其大端”的基础上,我们虽未见到最新的详尽的论证报告,根据我们以前对这一工程计划的了解,也还是可以作些判断的。我们的结论是:五十年内不造三峡高坝。下面谈一谈这一结论的根据。首先,我们要指出,三峡工程的规模及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这绝不是一个局部地区的单纯工程计划。
  • 资源
  • 王昂生
    . 1989, 7(8906): 4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开发空中水资源是解决用水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实践证明,人工降雨已是一项发展比较成熟、效益比较明显,而又仍有巨大潜力的技术。这里编发的一组文章是专家们根据在本刊编辑部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成文的。我们希望能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
  • 易仕明
    . 1989, 7(8906):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淡水资源短缺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西部和北方长年缺水,南方也常有旱情,有些沿海城市象天津、大连等地也缺水。有的地方是经常缺,有的地方有时缺。水一缺就什么都紧张起来了。谈到资源,不外开源节流,那么水的源在那里呢?除地表水、地下水外就是天空水。但是由天空水下的雨雪有时多,有时少,有些年多,有些年少。似乎只能听天由命了。难道人类就不能向天空多要一点水吗?在沙漠等干旱地区,人类似乎还无能为力。但是在有些地区,有些时候,人们已可以用人工降水的办法使天空多下一些雨雪。所谓人工降水就是用人工方法使天空不下雨雪的云下雨雪,或者使已经下雨雪的云多下一些雨雪。自然大气中总是有水汽的,但大都成不了云雨,即使在有山阻挡的情况下,空中的水汽也只有百分之几到十几能成为雨雪降到地面,80~90%的水汽均成不了云雨。在平原成雨的更少。
  • 黄美元
    . 1989, 7(8906):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世界人口和生产的发展,人类对淡水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加上环境污染造成对水资源的破坏,使得淡水资源日益紧缺。为此很多国家政府和科学家在寻找解决途径。要重视天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谈到水资源,常有人只想到地球表面水,有时也把地下水包括进去,但不把天空水列为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天空水、地表水、地下水,还包括生物圈中的水才构成整个地球水循环的完整系统。因此,研究水资源而忽视天空水,在科学上是不严谨的,而且会在寻求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途径时导致思路狭窄。天空水资源是流动的,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而且变化多端,这对研究和利用带来很多困难。天空水资源有多少?还没有看到全球、全国性的估计。
  • 朱文治
    . 1989, 7(8906):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首都经济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北京地区供水紧张的状况日趋严重。北京处于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雨量626毫米,可供使用的天然水资源年仅40~42亿吨,枯水年只有33~35亿吨,按目前年用水量,缺水10亿吨左右。如果用水结构无大调整,到2000年,城乡需水总量将达55~60亿吨,即使动员全社会大力节水,年缺水量仍达15亿吨以上。这是个极为严重而又紧迫的问题。然而,北京地区的地表水资源已基本开发殆尽,地下水资源也已日趋枯竭,引外流进京工程巨大,耗资惊人,短期内又难以实现。面对地面水源不足,资源紧缺的严重现实,开发空中水资源,进行人工增雨,势在必行。
  • 环境
  • 陈国阶
    . 1989, 7(8906):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触目惊心的现状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和人口失控,教育危机、通货膨胀等一起构成重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如果说,人口超载已成为我国沉重的包袱的话,则生态环境的恶化正困扰着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如果说,教育、财政等的危机已引起决策层的重视,近期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扭转的话,则生态环境问题的转机还茫茫如海,未见曙光。为此,本文拟就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重性作一分析,以祈上下一致,树立起应有的环境意识和危机感、紧迫感。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目前,我国“三废”物质的排放总量,受污染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的有害物质含量之高,受害区域之广,危害之大,已接近或超过50~60年代发达国家污染最严重时期的水平。
  • 科学
  • 韩德刚
    . 1989, 7(8906):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近代微电子技术、高速大型电子计算机以及激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把化学动力学推向了物理化学发展的前沿阵地。当前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进展的主要特点是: 1.由宏观动力学向微观动力学发展。近100年来,从波登斯坦(Bodonstein)对气相反应动力学和门许特金(Menschutkin)对液相反应动力学的开创性研究到邢歇伍德(Hinshelwood)和谢苗诺夫(Semenov)对链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从麦克路易(McLewis)和特劳兹(Trautz)的双分子反应碰撞理论到艾林(Eyring)和珀兰尼(Polanyi)的过渡态理论以及RRKM的单分子反应理论,集累了大量极其丰富的内容,奠定了宏观动力学的基础。但是,从分子水平出发对化学动力学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还只有20余年的历史。
  • 管理
  • 谭庚山
    . 1989, 7(8906): 59-5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加快工农业技术进步,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筹人才,为广大科技人员创造一个“发光放热”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集总效应。然而,目前在人才的运用、筹划和管理等方面远不能适应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形势。短缺中的“饱和”至1988年,我国仅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3万人,不到总人口的1%,每万人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数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即使与世界平均水平比也相差好几倍。人才短缺成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技术进步的“瓶颈”。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人才短缺与“饱和”同时并存的现象。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难,教学与科研部门“人满为患”,似乎中国的科技人才已经“饱和”。甚至有人惊呼:“尽快控制高校招生数额和调整教育结构”。与这种扭曲,虚假信号同时存在的则是另一类短缺与“饱和”现象农村科技人才短缺,城市科技人员相对饱和;企业中科技人才稀缺,机关里的相对饱和。
  • 经济
  • 周正华
    . 1989, 7(8906): 6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企业集资概况近两年来,由于银根紧缩,企业资金紧张,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企业集资者越来越多,据湘西自治州吉首地区统计,已经和正在集资的企业达237户,占吉首市区全部企业的33%,集资金额达423.6万元。与吉首市区银行今年新储蓄存款金额相比,仅少200万元。参与集资活动的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也有乡镇企业;有国营、集体企业,也有租赁承包企业;有二、三类企业,也有四类企业。可以说是遍及各个角落,而且日趋频繁。1988年末,吉首市区集资企业为196户,今年又新增41户。如吉首市供销社系统,今年新增了7个单位,新增资金额22.7万元。企业集资的形式吉首市区的企业集资一般在内部进行,主要是以入股、债券化的形式在企业中记帐挂名。
  • 科技动态
  • 黄卫
    . 1989, 7(8906): 6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了恢复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印度政府把科技工作的重点放在应用研究与开发上,没有足够地重视基础研究。从1980年起,政府才采取措施,将科技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向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政府重视基础研究 1982年印度政府召开了第69届科学技术大会,其中心议题是动员各部门加强和支持基础研究。当时的大会主席、现总理的科学顾问梅农教授作了题为“基础研究是自力更生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因素”的报告。英·甘地总理也在大会上号召年轻有为的科学家积极投入基础研究,要求科学界的领导人帮助、支持和鼓励他们承担起基础研究的重担。拉吉夫·甘地总理1984年就职后,继续奉行前任各届政府的科技方针。
  • 贾谦
    . 1989, 7(8906): 6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印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260美元(1984年),属低收入国家;工业化程度也不高,只能算半工业化国家。但是,它在核能、航天、计算机等高技术领域,却取得了较大进展。自1956年以来,印度建成6座研究试验反应堆。自1969年至今,已拥有6座核电站,且是继美、苏、英、法、联邦德国和日本之后第7个运用快中子增殖技术的国家,从而可充分利用其储量居世界首位的钍资源。按印度15年核能计划,到2000年将另建22座核电站,届时核电将占总发电量10%。 1975年,印度首次发射人造卫星;1980年,首次用国产火箭将国产卫星射入轨道,成为世界第6个把卫星送入轨道的国家。迄今,印度成功地发射了7颗科学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其中4颗是自行发射的。在卫星转播电视教育、气象观测等方面,印度甚至走在我国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