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浏览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按学科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组合浏览
· 特刊、专题
· 高被引文章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 订阅目录
· 推荐给朋友
友情链接
·
·
·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科技导报
2017年 35卷 4期
刊出日期:2017-02-28

卷首语
封面图片说明
研究论文
专题论文
科技风云
科技事件
科学共同体推介
书评
科学人物
科技纵横
热点排行
科学共同体要闻
科技建议
职场
选择 | 合并摘要
封面图片说明

封面图片说明:临床神经科学与脑疾病 Hot!

科技导报. 2017, 35 (4): 0-0.
全文: HTMLnew PDF  (2168 KB)  ( 52 )
摘要 ( 299 )
临床神经科学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科和神经放射科,是诊治人脑疾患和脑损伤的临床学科,属于神经科学之一。
卷首语

临床神经科学是脑疾病研究的源泉与归宿

赵继宗
科技导报. 2017, 35 (4): 1-1.
全文: HTMLnew PDF  (441 KB)  ( 251 )
摘要 ( 303 )
中国的脑计划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研究脑认知的神经机制、研发脑重大疾病诊治新手段和脑智能新技术为“一体两翼”的战略部署,临床神经科学作为“两翼”之一,必将成为研发脑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的源泉与归宿。
科技风云

如何“编辑”人类的未来

鞠强
科技导报. 2017, 35 (4): 7-7.
全文: HTMLnew PDF  (358 KB)  ( 137 )
摘要 ( 355 )
人类这个物种在自身的历史中,曾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缓慢进化,直到最近几万年,进化才有加速的趋势,而在最近几百年,人类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千年后,人类甚至逐渐掌握改变自身、创造物种未来的能力。
科技事件

人类基因编辑“底线”公布基因治疗或有“法”可依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7, 35 (4): 9-9.
全文: HTMLnew PDF  (333 KB)  ( 451 )
摘要 ( 294 )
2017年2月15日,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委员会发布报告,划定了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底线”。报告中指出,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必须按“规矩行事”,不能“为所欲为”,相应的原则和标准必须严格遵守。
科技建议

建议国家重点发展黄土高原经济生态果业

张正斌, 徐萍
科技导报. 2017, 35 (4): 11-11.
全文: HTMLnew PDF  (377 KB)  ( 119 )
摘要 ( 315 )
随着中国粮食连续12年增产,以玉米为主的粮食出产过剩,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放缓。2017年2月5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国的现代农业不断发展,以陕西苹果和宁夏葡萄为代表的经济生态果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典型,紧密结合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优势,建议国家重点发展黄土高原经济生态果业,实现农业经济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改善及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科技纵横

琥珀、鸟毛和恐龙

倪喜军
科技导报. 2017, 35 (4): 12-15.
全文: HTMLnew PDF  (701 KB)  ( 164 )
摘要 ( 313 )
2016年12月,中国青年学者邢立达与加拿大学者McKellar等在国际著名期刊《当代生物学》上报道了一块发现于缅甸克钦邦胡康河谷的白垩纪中期距今约9900万年的琥珀,这块拇指大小的琥珀保存了一段尾巴,尾巴上有序地丛生着有明显羽干和羽枝分化的羽毛,它的保存状态非常好,极为精细的羽毛结构都得以完美保存[1]

长盛不衰的超导研究

闻海虎
科技导报. 2017, 35 (4): 16-17.
全文: HTMLnew PDF  (1024 KB)  ( 353 )
摘要 ( 292 )
新年刚刚开始,中国超导界就迎来了喜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以其在钇钡铜氧的发现和铁基超导体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科技成就奖。赵忠贤院士获奖是对他几十年来在高温超导体研究中孜孜以求、不断求索的认可,是实至名归。

溶胶-凝胶化学的发展和应用

徐耀
科技导报. 2017, 35 (4): 96-96.
全文: HTMLnew PDF  (381 KB)  ( 369 )
摘要 ( 304 )
传统的胶体化学研究简单分散体系的稳定、絮凝、沉淀或电泳等物理化学现象,而溶胶-凝胶化学则不同,溶胶本身包含“由溶液到胶体”的意思,即从单相的溶液体系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逐渐生成胶体粒子,从而形成胶体分散体系。如果化学反应持续进行,胶体粒子就会不断长大直至溶胶失去流动性形成凝胶。
专题论文

典型脑疾病——自发性脑出血研究进展与新理念

胡荣, 冯华
科技导报. 2017, 35 (4): 18-2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01
全文: HTMLnew PDF  (995 KB)  ( 268 )
摘要 ( 639 )
自发性脑出血是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脑血管疾病,提高自发性脑出血的防治效果是目前临床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简述了自发性脑出血的定义及自然史,综述自发性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及目前治疗现状。提出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的概念,以便系统整体地研究脑出血发生发展的机制,解决脑出血发生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建立出血性脑卒中预防、诊断和治疗体系,最终提高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防治水平,降低致死致残率。

脑认知功能与外科脑功能保护

霍然, 曹勇
科技导报. 2017, 35 (4): 23-26.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02
全文: HTMLnew PDF  (1140 KB)  ( 290 )
摘要 ( 555 )
神经外科的手术模式是随着人类对脑结构和脑功能认识的深入、对脑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而进步发展的。目前,对脑功能的认识已从大脑神经功能延伸到认知功能,对认知功能的保护成为未来微创神经外科脑功能保护的新要求。以术中神经导航为连接手段,结合已知的脑认知功能定位,保护已知的脑认知功能,验证和探索未知的脑认知功能是未来神经外科脑功能保护的重要方向。

精神外科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傅先明, 魏祥品
科技导报. 2017, 35 (4): 27-30.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03
全文: HTMLnew PDF  (484 KB)  ( 192 )
摘要 ( 456 )
精神外科是功能性神经外科的重要分支,已有120余年的发展历史。随着临床精神病学、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学及微侵袭技术的发展,精神外科手术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介绍了精神外科发展简史、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强化治疗的新方向

王伊龙, 贾茜, 王拥军
科技导报. 2017, 35 (4): 31-35.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04
全文: HTMLnew PDF  (1985 KB)  ( 227 )
摘要 ( 514 )
脑血管病是中国居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同时也是引起成人致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以其临床最常见、病情早期不稳定、复发风险高、及时治疗获益大等特点,近年来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项目组1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脑血管病的最佳干预人群、创新优化抗栓治疗方案、探寻个体化治疗新方法等,本文结合项目组取得的一系列研究结果,从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早期高效识别、有效强化治疗新方案、个体化精准治疗新策略3方面内容对该类型脑血管病进行综述。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痛点:抑郁、睡眠与认知

时彦莹, 张潇潇, 余苹, 张宁, 王春雪
科技导报. 2017, 35 (4): 36-3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05
全文: HTMLnew PDF  (511 KB)  ( 152 )
摘要 ( 497 )
随着脑血管病治疗的进展,卒中后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在长期存活的卒中患者中,抑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认知功能障碍这3个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以上3大卒中后并发症的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原则。其中,卒中后抑郁的确诊率很低,需要及时发现并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睡眠障碍的并发可直接影响卒中复发率,需要经过睡眠监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认知障碍也是一个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的因素。发现此3种并发症后应采取积极治疗,否则会显著增加脑血管病复发、死亡、残疾的风险,同时对患者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及社会功能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

阻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进程——精神病高危人群的识别和干预

张天宏, 王继军, 王传跃
科技导报. 2017, 35 (4): 40-44.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06
全文: HTMLnew PDF  (956 KB)  ( 407 )
摘要 ( 561 )
以精神分裂症为主要代表的重性精神障碍的诊疗一直是临床医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开始将这一群体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前到了精神病高危综合征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精神病早期干预技术和理念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精神病人群的临床和行为学特征、生物学标记和有效干预手段等相关研究最新进展,探讨了精神病早期识别和干预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冯涛, 马凌燕
科技导报. 2017, 35 (4): 45-48.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07
全文: HTMLnew PDF  (502 KB)  ( 634 )
摘要 ( 568 )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典型的PD病理表现为脑中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退行性变和路易小体沉积,但这些改变不能完全解释PD产生的临床症状,目前PD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尚未建立系统的早期诊断及保护治疗方式。随着诊断及治疗技术的提高,生物学标记物、脑网络及神经调控等有望为PD早期诊断、机制探索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本文综述了PD在生物学标记物、脑网络研究及神经调控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伴发视觉障碍研究进展

金朝, 张巍
科技导报. 2017, 35 (4): 49-53.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08
全文: HTMLnew PDF  (1902 KB)  ( 247 )
摘要 ( 362 )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多以记忆力损害为首发症状,逐渐出现进行性认知功能受损和精神行为症状,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照护负担。AD早期症状不明显,待诊断明确后的治疗效果差,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研究发现,AD患者可出现视觉障碍,但尚无流行病学数据。目前AD的治疗包括非药物及药物等综合手段,AD伴发视觉障碍的治疗尚需研究。本文主要介绍AD视觉障碍的临床症状、发生机制、检测及评价手段,包括光学相干体层扫描、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微血管检查及神经影像学,以对AD患者的视觉障碍进行全面评价,寻找特异、敏感及简便的AD评估手段,为AD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癫痫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杨华俊, 郭安臣, 王群
科技导报. 2017, 35 (4): 54-5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09
全文: HTMLnew PDF  (1016 KB)  ( 554 )
摘要 ( 746 )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关于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癫痫的发生与离子通道、神经递质、突触连接、神经血管单元、神经胶质细胞等均存在密切联系。为深入理解癫痫发病机制,为诊断、预防与治疗癫痫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离子通道、神经突触传递与连接、神经血管单元完整性、神经胶质细胞4个方面对癫痫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定量蛋白质组学及其在颅内动脉瘤中的研究进展

王佳, 赵继宗
科技导报. 2017, 35 (4): 60-63.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10
全文: HTMLnew PDF  (504 KB)  ( 187 )
摘要 ( 404 )
颅内动脉瘤(IA)是颅内动脉壁的某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突出所形成的永久性扩张,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定量蛋白质组学,作为新近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研究手段,为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及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法筛选动脉瘤壁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帮助。本文综述了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以及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研究中的应用。

分子分型与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脑胶质瘤诊疗进展

刘玉清, 刘幸, 江涛
科技导报. 2017, 35 (4): 64-67.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11
全文: HTMLnew PDF  (723 KB)  ( 1079 )
摘要 ( 414 )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多克隆起源、高度异质性及放化疗耐药等特性,导致患者预后极差。经典组织病理学分型往往忽视恶性肿瘤的高度异质性,难以满足肿瘤精准医疗的要求。因此,建立以经典组织病理学为基础、肿瘤标志物检测为核心的分子病理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多维组学的脑胶质瘤分子分型及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胶质瘤个体化治疗。

意识障碍患者的床旁脑电测试与功能恢复预后研究

徐珑, 王波, 王泳, 赵继宗
科技导报. 2017, 35 (4): 68-73.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12
全文: HTMLnew PDF  (1691 KB)  ( 244 )
摘要 ( 338 )
针对意识障碍患者残余脑功能的检测和预后相关性研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探讨了事件相关电位中的失匹配负波(MMN)在预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DOC)患者意识恢复及远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通过对6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MMN检测,之后长期随访其意识水平变化,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微意识状态(MCS)较植物状态(VS)患者出现MMN的可能性更大,而出现MMN的微意识状态患者远期较恢复意识的可能性更大,未出现MMN的植物状态患者恢复意识可能性最小。因此,作为事件诱发脑电的经典范式,MMN有可能预测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并与长期预后相关。
研究论文

DNA损伤及氧化应激在放射性心脏损伤中的作用

刘力坤, 欧阳伟炜, 苏胜发, 马筑, 李青松, 王羽, 罗大先, 何志旭, 卢冰
科技导报. 2017, 35 (4): 74-78.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13
全文: HTMLnew PDF  (756 KB)  ( 335 )
摘要 ( 371 )
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是放射诱导的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它几乎影响心脏所有结构,从而产生一系列心脏并发症。从早期的无症状到慢性心力衰竭,常需几年至十几年时间。近年来文献报道心脏在正常组织耐受剂量控制下,常规胸部放疗所致的心脏损伤,特别是迟发型心肌损伤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综述了DNA损伤及氧化应激在RIHD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现有研究认为RIHD可使心脏僵硬度增加、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引起心肌电生理紊乱、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但目前尚缺乏对RIHD的有效治疗,其根本原因在于对RIHD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胆汁酸及FXR在细胞增生和分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杨梅, 张富春, 张文宝
科技导报. 2017, 35 (4): 79-83.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14
全文: HTMLnew PDF  (962 KB)  ( 173 )
摘要 ( 303 )
胆汁酸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与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密切相关,还可作为激素样信号分子在胆汁酸、脂类与糖类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胆汁酸及其核受体法尼酯X受体(FXR)在细胞增生、分化、凋亡和肝再生的调控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胆汁酸及其核受体FXR在细胞增生、分化、凋亡和肝再生的作用及机制,以及在寄生虫-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发育分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MicroRNA及其靶基因在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的表达

杨雪唯, 梁小弟, 努尔斯曼古丽·奥斯曼, 陆剑飞, 关亚群, 焦谊
科技导报. 2017, 35 (4): 84-8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15
全文: HTMLnew PDF  (1395 KB)  ( 178 )
摘要 ( 313 )
验证与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相关的microRNAs的表达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靶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以db/db小鼠为模型组(DN组),db/m小鼠为正常组(NC组),定期测量小鼠的体重、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留取DN小鼠与NC小鼠肾脏组织,检测肾脏组织形态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及其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血糖、24 h尿蛋白排泄率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构建成功。与NC小鼠相比,DN小鼠肾脏miR-196a、miR-21、miR-200b表达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6a、miR-200b、miR-21的表达水平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利用miRNAs数据库预测miR-196a的靶基因有ANX1、HOXB7、PTEN、FOXO1、HOXB8、HOXA5等。与NC组比较,DN组ANX1、FOXO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X1、FOXO1与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P<0.05)。MiR-196a可能通过调节ANX1、FOXO1的表达水平来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矿物光谱特征谱段识别方法与应用

车永飞, 赵英俊
科技导报. 2017, 35 (4): 90-93.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17.04.016
全文: HTMLnew PDF  (1244 KB)  ( 255 )
摘要 ( 431 )
矿物光谱识别所使用的光谱参量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稳定性对矿物识别效果影响很大。基于特征谱段峰谷相关系数法,提出了高光谱矿物识别的新算法,建立了提取稳定光谱参量(峰谷位置)的数学模型和操作流程。该算法通过提取矿物参考光谱峰谷的位置,计算矿物特征谱段的峰和谷与待测矿物光谱相应谱段的相关系数,并以此作为比较矿物光谱相似程度的主要依据。以甘肃北山方山口地区拾金坡金矿床为例,研究并比较新算法与典型算法的蚀变矿物识别。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正确识别率为85%,较典型算法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科学共同体推介

引领神经科学领域内国际合作,实现国家神经科学领域技术创新——脑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

黎洁洁, 王拥军
科技导报. 2017, 35 (4): 94-95.
全文: HTMLnew PDF  (421 KB)  ( 165 )
摘要 ( 377 )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及人类寿命的延长,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素、慢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由于神经精神系统在人体各器官系统中占有极特殊的地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特别是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肿瘤、神经损伤、癫痫、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均属于人类最严重、最复杂的脑重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科学人物

现代构造地质学之父Ramsay的智慧人生

宋建潮
科技导报. 2017, 35 (4): 97-98.
全文: HTMLnew PDF  (1227 KB)  ( 132 )
摘要 ( 522 )
John Graham Ramsay,现代构造地质学之父,当今最有影响、最杰出的构造地质学家。1931年6月17日,他出生于英国伦敦的郊区,在孩提时代就与地质结缘。
职场

研究生导师怎样与研究生打交道

彭慧胜
科技导报. 2017, 35 (4): 99-99.
全文: HTMLnew PDF  (655 KB)  ( 235 )
摘要 ( 358 )
带研究生是科研工作者一项重要的职业技能。上两期分别介绍了“我招收和培养研究生的理念”和“如何指导研究生撰写科研论文”。内容源于我2016年12月15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导师沙龙”上作的报告。本期将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我如何与研究生打交道,内容取自于当时和听众的现场交流。
书评

以文学艺术的心灵演绎科学——评《科普美学》

马俊锋
科技导报. 2017, 35 (4): 100-100.
全文: HTMLnew PDF  (555 KB)  ( 87 )
摘要 ( 244 )
近几十年来,由于国家的提倡与扶持,我国科普创作实践活动持续活跃,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科普作品涌现,但遗憾的是,揭示科普作品创作内在规律的相关理论探索性文章却并不多见,对科普作品进行系统地美学提炼与哲学升华的论著更是鲜有耳闻。
热点排行

新闻时段2017-02-01至2017-02-15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7, 35 (4): 5-6.
全文: HTMLnew PDF  (1707 KB)  ( 74 )
摘要 ( 234 )
科学共同体要闻

2017-04科技界声音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7, 35 (4): 8-8.
全文: HTMLnew PDF  (613 KB)  ( 70 )
摘要 ( 282 )

2017-04科学共同体要闻

李娜
科技导报. 2017, 35 (4): 10-10.
全文: HTMLnew PDF  (883 KB)  ( 74 )
摘要 ( 238 )
版权所有 © 《科技导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2846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科技导报社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38113,传真:010-62138113 电子信箱:kjdbbjb@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