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浏览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按学科浏览
· 按栏目浏览
· 组合浏览
· 特刊、专题
· 高被引文章
· 下载排行
· 点击排行
· 订阅目录
· 推荐给朋友
友情链接
·
·
·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
   科技导报
2021年 39卷 3期
刊出日期:2021-02-13

卷首语
封面图片说明
专稿
科学共同体要闻
专题:“十四五”建言
选择 | 合并摘要
封面图片说明

封面图片说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Hot!

科技导报. 2021, 39 (3): 0-0.
全文: HTMLnew PDF  (3491 KB)  ( 40 )
摘要 ( 220 )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风破浪、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卷首语

时代呼唤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

王贻芳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2.
全文: HTMLnew PDF  (418 KB)  ( 84 )
摘要 ( 235 )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的肇始,意义重大。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从国际环境、国内需求、环境承载能力和气候变化,还是从国际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来看,都需要在科技创新上奋进发力。中国的科技队伍及其成果一方面要能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成为国际的领头羊,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彰显软实力,运用硬实力。全社会都认识到未来中国的发展及国际竞争的成败决定于科技,大众及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也前所未有。
科学共同体要闻

中国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1年第1次集体学习

中国科协机关党委
科技导报. 2021, 39 (3): 7-7.
全文: HTMLnew PDF  (780 KB)  ( 37 )
摘要 ( 86 )
2月7日,中国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1年第1次集体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书记处关于科协工作指示要求,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统筹谋划科协年度工作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强学习贯彻中央精神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党组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中国科协党组传达学习近期中央有关重要会议和指示精神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
科技导报. 2021, 39 (3): 8-8.
全文: HTMLnew PDF  (315 KB)  ( 52 )
摘要 ( 121 )
1月29日,中国科协召开2021年第4次党组会议,传达学习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1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等有关重要精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

“2020年度科协十大事件”揭晓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信息中心
科技导报. 2021, 39 (3): 8-9.
全文: HTMLnew PDF  (327 KB)  ( 44 )
摘要 ( 108 )
2020年,中国科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聚力“合作发展”,在思想政治引领、疫情科学防控、科技经济融合、科普惠民服务、决战脱贫攻坚、一流期刊建设、拓展开放合作空间等领域持续发力,扎实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经社会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评选出“2020年度科协十大事件”(排名不分先后)。

新一批“科普中国形象大使”揭晓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0-10.
全文: HTMLnew PDF  (857 KB)  ( 34 )
摘要 ( 134 )
2021年1月10日,在“科普中国——2020年度揭晓盛典”活动中,中国科协正式宣布聘请新一批“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为: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李兰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David G.Evans);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总工程师姜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委秘书长叶盛和青年演员张译。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为新任科普中国形象大使颁发聘书。

西藏自治区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

西藏自治区科协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0-11.
全文: HTMLnew PDF  (1253 KB)  ( 38 )
摘要 ( 103 )
1月27日上午,西藏自治区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拉萨召开。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出席并讲话。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等出席会议。

中国科技文化馆联合体成立筹备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科技馆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1-11.
全文: HTMLnew PDF  (662 KB)  ( 41 )
摘要 ( 111 )
2月8日,中国科技文化馆联合体成立筹备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程东红,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等出席会议。
专稿

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

刘志远, 祝叶华, 徐丽娇, 陈广仁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2-30.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1
全文: HTMLnew PDF  (11820 KB)  ( 181 )
摘要 ( 237 )
本着分门别类、本刊推荐、专家遴选、宁缺毋滥、叙述事实的原则,从国内外重要科技期刊和科技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中国科技成果中,按科学、技术、工程3个类别,由《科技导报》编辑部遴选、推荐候选条目,经《科技导报》编委、审稿人等专家通信评选,推选出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进展30项。(1)2020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精准绘制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揭示脑-脾神经环路控制抗体免疫应答新机制;发现H+HD→H2+D反应中直接抽取机制和漫游插入机制的量子干涉;首次合成近质子滴线百纳秒寿命超铀新核素222Np;首次证明4-乙烯基苯甲醚是蝗虫的聚集信息素;发现睡眠压力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首次实现单个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首次发现快速射电暴源的辐射具有丰富偏振特征;在极细多晶体铜中发现新型亚稳结构;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现与科学应对。(2)202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10项:提出质子辅助方法实现超平整石墨烯的可控生长;自主研发成功商用毫米波相控阵芯片;揭示克制小麦赤霉病的主效基因Fhb7;开发RNA-RNA空间相互作用的原位全景分析技术;实现尺寸最大、晶面指数最全单晶铜箔库的可控制备;提出基于忆阻器阵列的新型脑机接口;成功研制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成功设计纳米“人造分子”简易制备方法;发现空位诱导的二维材料薄膜超快离子传输;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3)2020年中国重大工程进展10项:“中国天眼”验收开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无人潜水器和载人潜水器取得新突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中国最大直径盾构机下线;“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两大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中国最高参数“人造太阳”建成;世界首座高速铁路悬索桥开通;“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专题:“十四五”建言

掌握规律,创新驱动,扎实推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王阳元
科技导报. 2021, 39 (3): 31-51.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2
全文: HTMLnew PDF  (10744 KB)  ( 694 )
摘要 ( 744 )
论述了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特征,总结了集成电路投资、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规律,回顾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产业能力和产业短板,给出了今后集成电路基础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并强调了创新是发展之源,提出了203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在政策、投资、人才等领域的相应举措。

探究物质最深层次的物理规律:中国粒子物理发展规划的思考

王贻芳
科技导报. 2021, 39 (3): 52-58.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3
全文: HTMLnew PDF  (646 KB)  ( 194 )
摘要 ( 298 )
粒子物理是物质结构探索和研究的前沿学科,研究意义重大,成果影响深远,技术溢出效益明显。分析了粒子物理的研究目标及方法、特点,概述了中国粒子物理的基础、成就以及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探讨了中国粒子物理的未来发展目标、规划以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应该发展的核心技术,提出了中国粒子物理向世界领先水平发展的建议。

航空发动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王强, 郑日恒, 陈懋章
科技导报. 2021, 39 (3): 59-70.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4
全文: HTMLnew PDF  (4086 KB)  ( 904 )
摘要 ( 552 )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实现人类飞行梦想的关键。回顾了发动机技术进步与飞机的发明、喷气式发动机的问世、航空动力领域的持续创新等内容,介绍了高超声速强预冷涡轮发动机、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民用大涵道比发动机、混合电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国外航空发动机发展的主要经验和重要举措。

发展深海科技的前景与陷阱

汪品先
科技导报. 2021, 39 (3): 71-7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5
全文: HTMLnew PDF  (755 KB)  ( 458 )
摘要 ( 429 )
近十年来,中国深海科技的高速度发展不仅在国内空前,在国际也是科技史上的奇迹。如能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就有希望在未来的10年中进入世界深海探索的前列,对世界科学做出历史贡献。深海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最大的栖居场所,但是其永恒的黑暗和极端的环境,使得深海开发者面临巨大的挑战。当前中国的深海研究走到了历史十字路口,需要在计划及其实施中汲取历史的教训,警惕征途上的陷阱。

深空探测的现状、展望与建议

吴季
科技导报. 2021, 39 (3): 80-87.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6
全文: HTMLnew PDF  (718 KB)  ( 325 )
摘要 ( 396 )
回顾了人类深空探测的历史,探讨了人类深空探测的科学动机、技术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并对中国未来深空探测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谈“十四五”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生态关系

李百炼, 伍业钢
科技导报. 2021, 39 (3): 88-101.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7
全文: HTMLnew PDF  (975 KB)  ( 334 )
摘要 ( 356 )
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科技原始创新生态亟需改善——谈原始创新的起点问题

杨文采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02-104.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8
全文: HTMLnew PDF  (534 KB)  ( 133 )
摘要 ( 195 )
讨论了如何改善科技原始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给特殊的科技工作者原始创新的种子提供生根发芽的土壤等问题。

新形势下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有新变化

王小凡, 张赟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05-107.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09
全文: HTMLnew PDF  (648 KB)  ( 114 )
摘要 ( 197 )
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近几年间,国际关系的动荡对中国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警示和要求。放眼未来,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有新变化:应服务于建立更为完善和独立的科学教育体系,在部分顶尖研究型大学与科研机构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全英文的教学科研环境,形成支持中国科学家更多参与国际科学交流活动的体制机制。相信这些提升中国科研“软实力”的举措会对中国科技领域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如何培养一流创新学者——访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

王丽娜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08-11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0
全文: HTMLnew PDF  (553 KB)  ( 100 )
摘要 ( 160 )

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及战略思考

闫金定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13-122.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1
全文: HTMLnew PDF  (1165 KB)  ( 467 )
摘要 ( 432 )
概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36年的建设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的时代背景特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创新发展格局等战略层面提出发展建议。

学科布局的逻辑内涵及中国实践

王孜丹, 杜鹏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23-129.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2
全文: HTMLnew PDF  (697 KB)  ( 88 )
摘要 ( 178 )
在当前科研范式变革、国际形势复杂、现实需求迫切的多重背景下,作为科技领域的基础性关键问题,学科布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对于学科布局特点和本质的理解仍然存在疑惑甚至误区。通过对学科布局进行历史分析,总结了学科布局的特点与内涵,指出了新中国学科布局的进展与挑战,展望了学科布局的发展态势。

完善人口政策和提倡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模式

曾毅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30-140.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3
全文: HTMLnew PDF  (2303 KB)  ( 200 )
摘要 ( 216 )
探讨了完善人口政策和提倡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模式的重要意义、必要性与可行性。模拟预测分析表明,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并鼓励二孩不会造成人口失控,而有利于减缓劳动力资源萎缩、应对人口老化严峻挑战等。基于“中国老年健康调查”大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三代同堂或紧邻居住模式既改善老年人健康,又增强老年父母对子女的家务协助而实现老年父母与儿女“双赢”。建议尽快实施让生育决策回归家庭并鼓励二孩,大力提倡尊老爱幼代际互助家庭模式,以促进国家发展和亿万家庭福祉。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万劲波
科技导报. 2021, 39 (3): 141-148. ;  doi: 10.3981/j.issn.1000-7857.2021.03.014
全文: HTMLnew PDF  (956 KB)  ( 346 )
摘要 ( 279 )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面对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自立自强、全面创新、系统治理、开放融合原则,增强科技创新系统供给、支撑、引领能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进而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版权所有 © 《科技导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28469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科技导报社 邮编:100081
电话:010-62138113,传真:010-62138113 电子信箱:kjdbbjb@cas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