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1999年, 第17卷, 第996期 刊出日期:1999-06-10
科研管理
科技动态
减灾
基础科学
高技术
论文
经济
交通
农业
科技动态
资源环境
科技动态
区域开发
科技动态
社会学
彩图说明
全选
|
科研管理
Select
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与基础研究
洪明苑
. 1999, 17(996):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竞争与基础研究 环境的污染造成缺水、疾病和死亡;森林的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日渐扩大。“先污染、后治理,破坏后、再保护”的发展模式已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既损害了当代人们的生活质量,又破坏了后代赖以生存的条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对科学技术发展三个阶段曾作过一个比喻,即把基础研究比作水,应用研究比为鱼,开发比作鱼市。很显然,鱼不可无水,市不可无鱼,而水干了一切也就完了。三者的可持续关系一目了然。科学研究中,基础研究在三个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一目了然。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科学技术的存在和发展也有着可持续的问题。
Select
我国的科技计划体制急需改革
邓心安
. 1999, 17(996):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科技计划是政府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政府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科技计划体系,可以分为广义的计划体系和狭义的计划体系。前者除包括科技计划外,还包括科技中长期规划,如十二年规划、十年规划等;后者则专指科技计划,而不含中长期规划。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的计划体系。认识我国科技计划的特征,分析和讨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计划的问题与对策,对于改进并完善我国科技计划体系,从而促进科技对经济的作用、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和增强我国基础科学的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Select
我国科学技术投入少、效率低、影响力弱,任重而道远
游光荣
. 1999, 17(996):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读罢孔宪铎先生发表于《科技导报》今年第2期的文章《“科教兴国”,三问三议》,感触良多。现仅就“科”而暂不谈“教”,草就此文。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在1995年提出后,得到广泛的好评。一个有利于科教兴国的社会环境也正在形成。但是必须看到,直到今天,科教兴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广泛共识,不少部门和地区还在沿着扩大外延、拼资源的经济发展路子走;我国科技体制还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整体上投入少、效率低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我们不妨对我国科技活动的总体态势作一简要分析。先看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我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8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67万人。
Select
略论人力绩效技术
张彦通;冯厚植;郑晓齐
. 1999, 17(996): 1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如何有效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核心。但以培训为主要手段的传统人力开发理论比较注重对员工思想观念、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等的培养,却忽略了对员工适应工作岗位环境的能力开发与培养。实践表明,影响人力绩效水平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去与员工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有直接关系之外,管理机制、环境配置、技术手段等因素也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对影响员工绩效水平提高的诸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开发、设计一套适合每个岗位特点的绩效技术,用以武装员工,提高自我诊断、自我治愈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Select
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贺天伟
. 1999, 17(996):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引 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为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及揭示客观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同时,科技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并呈国际化趋势。科技交流对活跃科技思想、学习先进方法和经验等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期刊由于具有传播面广、便于检索和可重复交流等特点,因此成为科技交流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借鉴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期刊引用报告(JCR)的经验,建立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以供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在了解期刊情况时参考。
Select
中小企业“外生型”技术创新与“目标相一致”原则探析——从国产幅照交联电缆问世说起
浦根祥
. 1999, 17(996):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幅照交联电缆”技术是80年代末在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问世的。从该项技术发育的机制来看,它是在市场需求拉动、科技推动以及政府制度安排共同作用下面世的。为了及时跟踪和研究该项高科技创新的技术路径,在跟踪和研究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和“再创新”,尽快实现进口替代,我国于90年代初开始有针对性地从发达国家引进这种高科技产品。依靠“产官学研”创新网络,“国产幅照交联电缆”遂于1994年在江苏省常熟市电缆厂、常熟市辐射中心问世。该项创新成果不仅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赞赏,还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重视。
科技动态
Select
俄美科学家很可能创造出了最重的新元素
刘先曙
. 1999, 17(996): 2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1月30日报道:俄罗斯和美国的科学家最近很可能创造了一种有114个质子的超重元素。理论家预计,它可能比其他超重元素要稳定得多。在加利福尼亚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工作的来自俄罗斯莫斯科附近的杜布纳核研究联合学会的化学家肯·穆迪说,他参加的一个科研小组用钙同位素轰击有94个质子并富集中子的钚同位素,结果看到一个新的原子在观察屏上飞行了30秒后,出现了一个阿尔法粒子,穆迪认为,这可能是114号超重元素的衰变引起的。该科研小组的另一位成员,美国加利福尼亚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艾伯特·吉亚索说,这是我们过去25年来一直努力进行的实验,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减灾
Select
从地学角度谈长江中游防洪
殷鸿福;李长安
. 1999, 17(996):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关于长江中游防洪,我们仅从地学角度,提一点意见。要点是“挡”要注意基础,长远以蓄、泄为主,并提出两条思路供参考。一、“挡”是当前急务,但要注意堤防基础 1998年抗洪实践证明,“堤”是“防”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卫大堤的胜利就是抗洪斗争的胜利。因此,加固长江大堤是当前急务,无可争议。但是从地学角度看,大堤的坚固,不仅在于其本身的钢筋水泥,还在于它的基础。其一,长江中游干堤大都建在具二元结构的第四纪冲积层之上,即下面是含水透水的河床相(砂层),上面是较不透水的河漫滩相(亚粘土和粘土)。人人皆知在砂层上建大厦,水一冲就要垮,因此搞清各地大堤的基础极其重要。
Select
洪水灾害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研究
魏一鸣
. 1999, 17(996):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自然现象,洪水灾害在空间上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差异性。大量研究表明:洪水灾害具有不均匀性、差异性、多样性、突发性、随机性与可预测性、规律性等复杂性的特点[1],使得传统的“简单”的理论和手段已不适宜于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开展而日趋复杂化的洪水灾害系统的研究。过去只能用定性的方法描述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特征。由于复杂系统[2]和复杂理论[3]的引入,为洪水灾害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复杂性理论在洪水灾害的研究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为解释洪水灾害中的复杂现象提供了崭新的方法论[4]。
基础科学
Select
地球内部层-圈耦合作用研究进展
毛桐恩;刘新美;赵明;刘占坡;姚家榴
. 1999, 17(996):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空间探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对地球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认识得到了深化。盛行的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一些重大的全球性及区域性地球动力学方面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这是对全球地球科学界提出的新挑战,同时也为我们积极参与这些国际的前沿课题提供了机遇。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地球动力学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可以从全球地球动力学角度入手,解决区域性地球动力学问题,例如中国大陆的地球动力学问题(马宗晋,1994)。
高技术
Select
论服役效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研究所40年历程的思考
顾海澄
. 1999, 17(996):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简史和研究内容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80公斤;11月3日苏联在一个月内发射第二颗人造卫星,重500公斤。这表明当时苏联已具备发射洲际导弹的能力。同时,赫鲁晓夫还扬言,苏联已制成新型号的氢弹,由于威力太大而不能在本国领土内进行试验。美国迅速作出反应。1958年1月31日,美国发射了“探索者1号”人造卫星,但重量只有8公斤。
Select
浅谈我国显示器件技术的发展
牛憨笨
. 1999, 17(996):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显示器件技术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但至今仍处于方兴未艾的大发展时期,显示器件的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展之中。1997年全球显示器件的总产值达379亿美元,预计到2001年将达到541亿美元。显示器件市场的开拓取决于显示器件技术的发展。从近几年来该技术发展趋势和已取得的进展看,显示器件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可以预言,到下一世纪的30年代左右,显示器件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将不再是笨重的CRT(阴极射线管)。在我国显示器件有着广阔的市场,为了尽快满足市场的需求,我国曾引进了许多CRT生产线和低档LCD(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应当说CRT生产线的引进是较成功的,已形成每年数百亿的产值。
Select
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及其在微电子、微机械中的应用
谢常青;叶甜春
. 1999, 17(996):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跟踪世界先进同步辐射装置的研究水平,继北京第一代同步辐射装置和合肥第二代同步辐射装置相继建成后,我国决定建造储存环运行能量为35GeV的上海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SSRF)。作为我国“九五”期间和“十五”前期最大的科学工程,SSRF预计将于2004年建成投入使用,其性能将居世界同类装置的第四位,预计耗资10多亿人民币,中央政府将承担预算的2/3,上海市政府则将承担预算的1/3,这样的投资方式对于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而言尚属首次。
论文
Select
苦作舟,何时休?——小议教育也要面向眼前、面向学生
周贝隆
. 1999, 17(996): 3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谁?“一个充满了信仰战争的20世纪”(EricHobsbawn语)就要过去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也成历史了。“三个面向”道出了教育肩负着民族前途、现代化成败的重任这一真谛——毕竟需要“为了人们的未来”。值得关注的是,孩子们眼前过得怎样?“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祖传名言,至今仍是许多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墙上铭”,乃至前些年广为流传的《新三字经》还特别将其赋予“时代精神”加以宣扬。苦学与乐学之争至今仍难解难分。“苦学”主张者,强调的也似乎是以此达到“未来的彼岸”。
经济
Select
目前影响我国财政安全的主要问题
姜彦福;雷家骕
. 1999, 17(996):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从财政的职能出发,所谓财政安全,就是一国财政基本处于稳健增长的收支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财政危机的财政机制,不存在引发财政危机的现实问题,不存在发生财政危机的可能性,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持力。因此,财政安全的本质,就是一国财政处于稳健增长和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状态。相反,财政不安全,则是指存在引发财政危机的财政机制,或存在引发财政危机的重大现实问题,或存在发生财政危机的潜在因素。财政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最高层次的安全问题之一。财政安全与一国整体经济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互动关系。所谓互动,就是一国的财政安全状态与整体经济安全状态是互为影响的。
交通
Select
国家放松管制:中国铁路进入市场的重要制度供给
文力
. 1999, 17(996):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铁路系统改革需要“放松管制”这一制度性前提 在我国主要5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仍被国家实施着较为严格的管制,因而使铁路的市场化改革难于向深层次推进。鉴于此,似有必要分析放松国家对铁路管制的可能性,使铁路进入市场和市场化改革具备一个重要的制度前提。世界铁路改革在涉及国家对铁路放松管制方面提供了相当成功的经验。在世界铁路普遍实施改革前,无论是前计划经济国家或市场经济国家,尽管在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有一点却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即都实行着铁路的国有或国控,都对铁路实施着极为严格的管制。
农业
Select
马铃薯的生物技术与高寒地区农业产业化
马贵宏;李雄彪;胡鸢雷;林忠平
. 1999, 17(996):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人口压力、气候地缘与马铃薯作物的地位 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全球农业资源,包括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等的利用,正在日趋饱和。各国都试图在农业生产整体效益最优的目标下,对本国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水平、人口规模及其素质、需求结构、贸易条件等因素,通过经济结构合理化的调整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而且出现一种趋势:着力开发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使这些地区的资源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Select
我国大城市面对新世纪的都市型农业发展研究
张立生;姚士谋
. 1999, 17(996):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都市型农业产生的背景分析当今的世界是城市化的时代。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载体,必然相应地急剧扩张。西方国家在本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城市化道路经历了一个无序扩张和膨胀的阶段,其沉重的代价是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巨大破坏。城市普通出现了人口高度聚集、工业集中、交通拥挤、住宅匮乏、土地投机、私人汽车猛增、城市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令人头痛、诅咒的“综合城市病”威胁着居民的生活与健康,有的城市甚至发生了惨重的城市环境污染事件。自70年代以来,开始了规模巨大的生态环境工程,包括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工程、城市空间绿化工程。
科技动态
Select
加拿大科学家开发出净化甲烷的新技术
刘先曙
. 1999, 17(996): 5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1月30日报道:改善大气环境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现在,每年除了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外,全世界的煤矿估计每年还要排放出2500万吨甲烷。这一数字和二氧化碳的数量比,虽然要少得多,但就分子和分子相比,一个甲烷分子比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要大得多,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可小视;但清除已排放出的甲烷成本却非常高。为了降低成本,加拿大国家资源部的理查德·特罗特最近研究出一种现尚属保密的催化剂,可以将甲烷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并能降低成本。
资源环境
Select
能源效率: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优先选择
王庆一
. 1999, 17(996):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能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能源和这3个制约因素密切相关。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能源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解决。主要问题是:1.人均能耗低而能源强度高我国的一次能源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很低,1996年商品能源人均消费量为1134kgce,仅为世界平均值的55%;全国居民家庭人均生活用电量为93kWh,只相当于美国的24%。人均能耗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比人均产值更为密切。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提高人均能耗水平十分困难。
科技动态
Select
治癌新技术:“烧杀”肿瘤细胞
刘先曙
. 1999, 17(996): 5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新科学家》1998年10月报道: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放射性专家约翰·麦加恩和肿瘤学家菲利普·施奈德最近说,癌症可能不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这是因为麦加恩发明了一种治疗方法:“射频切除肿瘤法”。即用一个细小的电极加热癌细胞,将癌细胞“烧杀”。比如,治疗肝癌时,可以通过病人腹部插入一根挠性导管到有肿瘤的部位,然后用一束8~10根金属丝(电极)通过导管,当金属丝达到导管的末端时,它们就呈扇形散开并穿透肿瘤。这时即可从金属丝通过高频电流。当金属丝中通过很高频率的电流时,引起附近的原子振动,就像一台微波炉加热食物一样,使癌细胞加热,最终将癌细胞烧死。
区域开发
Select
长江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王传胜;温军
. 1999, 17(996):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下半叶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因、生态恶化为副因的频繁水旱灾害及近在眼前的1998年长江大洪水足以警示人们,要保持长江产业带经济效益的长久不衰,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遏制其恶化趋势的加剧,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长江上游地区虽然有着和其它江河上游相似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矛盾,但因其农业文明历史久远和人口规模迅速膨胀,致使本区面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为了避免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免遭像其它古代农业文明河流走向衰落的历史悲剧重演,加快推进长江产业带的建设进程,尽快实施长江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摆在中华民族面前的首要任务。
科技动态
Select
美国试用胶状燃料于火箭飞行
刘先曙
. 1999, 17(996): 58-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据英《新科学家》1999年1月23日报道:1999年初,美国军队发射了一枚装有浆糊状的胶体燃料的火箭。这种燃料有助于火箭的控制,使它实现远距离飞行,甚至可以沿飞行轨道同时攻击几个目标。大家知道,火箭飞行得越快,单位时间需要燃烧的燃料就越多,从而增加火箭的起飞重量。因此理想的高效火箭是在它飞行的大部分过程中,可以用较慢的速度飞行,而在接近目标时加快速度。但用现有的固体燃料却无法实现这一点,因固体燃料火箭一旦点火,它就难以改变速度。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就出现了液体燃料火箭,因为用液体燃料,火箭很容易改变速度,只要泵入发动机的燃料减少,它的速度就会降低。
社会学
Select
毒品控制与替代发展
王正兴
. 1999, 17(996):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一、世界毒品生产概述毒品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类麻醉品和兴奋剂,随着技术的进步,毒品的合成物可能还会增加,但其主要原料仍是来自毒品作物。根据联合国毒品控制署的统计和估计,主要毒品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如表1。
Select
寿命极限研究的人口学途径
干建平
. 1999, 17(996):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任何生物个体都是有一定寿命的。我们可以假定生物具有特征性的寿命极限是老年医学和衰老生物学理论的基础;而对寿命极限本身的研究则是生物学的一个重大课题。Fries认为,影响寿命的因素比较复杂,但是每个个体的最大寿命是由遗传决定的。如果一个个体幸免各种可能导致早亡的危险生存下来,其生命将由衰老决定,并以自然死亡告终。也就是说,环境条件的改良,只能减少早亡的发生,但不能延缓衰老死亡。事实上,能够活到生理上允许的最大寿命的个体是很少的。那么,是否存在遗传上决定的寿命极限?人的寿命极限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其主要原因是对寿命极限的研究还有待于方法上的突破。
彩图说明
Select
地震CT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赵永贵
. 1999, 17(996): 6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地震CT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探测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震波穿透地质体时走时和能量变化的观测,经计算反演重建地质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它是现代地球物理数值观测技术与计算技术紧密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新发展。它分辨率高、可靠性好、图像直观、信息量大,很受工程界信赖。目前的地震CT已发展成为系列方法,成像物理量包括波速、吸收系数和泊松比等多种,利用的地震波包括直达波、反射波、折射波和面波等多种类型。波速成像对岩石的力学性质敏感,可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岩性分布和规模较大的断裂带,结合探测区岩石样品的实验测定性数据,可用于工程岩体类型划分和含矿岩体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