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2卷, 第20期 刊出日期:2014-07-18
  

  •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 科技导报. 2014, 32(20):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太阳能资源总量巨大,其辐射可持续数千亿年。相比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并且不受资源分布地域限制,无论陆地、海洋,皆可直接开发利用,是水电、风电之后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
  • 卷首语
  • 陈俊亮
    科技导报. 2014, 32(20):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都在着手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应用项目研发,如环境污染、河流水质、森林火灾等检测项目,其他如药品、食品安全,各单位或特定场合的安全监控等等应用项目也很多。目前的情况是,各研发部门就项目的具体需求分别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独自进行开发,其中也用到一些软件工程的工具,如需求的描述、生成代码的各种级别的测试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应用服务看来千差万别,实质上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即其基本驱动信号均来自布置于底层的各类传感器,需要有不同的流程对于这些传感信号进行预处理,根据不同应用,流程之间需要有多重复杂的交互,最后才形成具体的应用。当前,它已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称之为“服务计算”。
  • 研究论文
  • 潘进军, 江滢, 郭鹏, 张永山
    科技导报. 2014, 32(20): 15-2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太阳能资源是水电、风电之后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光伏发电中,2012 年欧洲(70 GW)占主要份额,约占全球的70%;其次是中国(8.3 GW)、意大利(7.8 GW)、美国(7.8 GW)和日本(6.9 GW)。2006 年以来,中国新增装机容量年增长速度达200%~500%,远超过国际新增装机发展速度。分析了全球和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研究了中国太阳能资源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其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影响。1961-1990 年中国到达地面的太阳能呈减小趋势变化,1991-2000 年呈增加趋势变化。气象因子(如云、沙尘、雾和霾)可能影响到达地面太阳能资源情况。在中国,总云量和低云均呈北少南多形式分布;近30 年来,中国总云量略呈减少趋势变化,低云略呈增加趋势变化。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日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变化。雾和霾主要发生在中国东南部区域的局部地区,近30 年来,雾日明显减少,霾日快速增加。在中国不同区域,主要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天气现象不同,其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变化特征也不尽相同。
  • 武毅, 孙银行, 卢放, 胡文广, 连捷, 于蕾
    科技导报. 2014, 32(20): 22-2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查明额济纳盆地东部与巴丹吉林沙漠之间的接触关系,有助于分析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通过当地地质资料和物探方法的对比分析,选择合理有效的音频大地电磁法(AMT)物探手段,在该区域进行了原始创新性的勘查工作。勘查结果认为额济纳盆地上升、巴丹吉林沙漠下降,两侧地层岩性厚度变化较大,推断额济纳盆地与巴丹吉林沙漠为张性断层接触。研究可为分析两者之间地下水转化关系和额济纳盆地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探讨盆地与沙漠区地下水形成机制提供依据,对恢复治理额济纳盆地生态环境具有一定帮助。
  • 赵苏, 孔德宇, 于保阳, 涂旭
    科技导报. 2014, 32(20): 27-32.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布敦岩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以辽河A-90 号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布敦岩沥青作为外掺剂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低温小梁弯曲等实验,研究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和浸水性能,进而分析布敦岩沥青掺量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布敦岩沥青可以有效地改善沥青的感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随着布敦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和水稳定性大大提高,但当布敦岩沥青掺量从20%增加到30%时,低温性能略有降低,因此布敦岩沥青掺量不宜超过30%。
  • 李学仁, 张卓航, 杜军, 常飞
    科技导报. 2014, 32(20): 33-3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飞机高速飞行环境下某机载设备电子芯片跌落为例,研究了电子芯片缓冲橡胶蜂窝夹层的抗冲击性能。对缓冲橡胶夹层采用不同的蜂窝构型,即分别纵向开孔、横向开孔和选择不同孔径,利用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研究蜂窝的开孔结构及孔径大小对缓冲橡胶夹层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橡胶夹层的蜂窝结构相对于实体结构能显著提高其抗跌落冲击性能(提高22%~33%),纵向开孔结构的抗冲击效果优于横向开孔结构(提高3%~6%),而在设计范围内的孔径大小对抗冲击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 王新民, 朱阳亚, 姜志良, 刘奇, 万孝衡
    科技导报. 2014, 32(20): 37-4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充填料浆采场流动规律和分级尾砂充填进路终态,研究了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不同接顶率充填体的稳定性。将充填料浆采场流动分为不受限沉积扩散和受限向上堆积两个过程,结合充填料浆采场充填终态,从50%充填接顶率开始,按5%递增梯度构建不同充填接顶率的充填体三维模型,运用MIDAS/GTS 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不同接顶率充填体受力状况,提出了考虑抗拉、抗压安全系数和拉应力、压应力集中区域体积的综合安全系数方法,用于评价充填体的稳定性。以某矿山为例的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二步进路采场开采,一步进路采场充填体的接顶率和综合安全系数越大,其稳定性越高;当接顶率不足75%时,抗拉、抗压安全系数大于1,综合安全系数小于1,充填体有失稳风险;而当接顶率大于75%时,抗拉、抗压安全系数和综合安全系数均大于1,充填体处于稳定状态,其稳定性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 赵国彦, 申燕元, 唐洋
    科技导报. 2014, 32(20): 44-4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国内8 条隧道的涌水量原始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将其进行分类。运用未确知测度预测方法,选取年降水量、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汇流条件及地表水体补给条件4 项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可行的未确知测度模型。经验证,未确知测度预测判别方法的正确率高,可以迅速判别隧道涌水所属的类别,为隧道涌水量的类别判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何虎军, 杨兴科, 刘渭, 罗云之, 范阅
    科技导报. 2014, 32(20): 49-5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的意义,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存在不确定的特点,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引入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综合评价模型。从实际地质条件出发,考虑影响成矿有利度的7 项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信息熵理论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成矿有利度进行了等级判定,并对其进行了排序。将该方法应用于青海虎头崖矿田3 个矿带的成矿有利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为今后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 罗周全, 张文芬, 许士民
    科技导报. 2014, 32(20): 54-5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复杂采空区激光探测中存在探测盲区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探测的问题,研究激光多点扫描的点云数据精简方法。通过多点探测避免了单次探测盲区,加密了数据稀疏区。通过分析激光扫描轨迹线的拓扑关系,归纳了点云数据的分布特点。在对比传统数据精简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留采空区几何特征更为有效的点云数据精简方法——边长角度综合判据法,将密集区域的点云数据进行稀释。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对比精简前后求得三维模型的体积、精简率等指标,认为该方法保证了边界三维信息的完整性,而且该方法的数据精简率可达15%~25%。为矿山复杂采空区激光扫描三维空间信息精简获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可后续三维建模及应用奠定基础。
  • 邓红卫, 吴彦霖
    科技导报. 2014, 32(20): 59-6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地下水渗流是重金属扩散的主要作用之一。基于地下水渗流规律的对流、弥散、源汇作用,在不考虑生物降解和化学反应的情况下,以帷幕工程为对象,分析其对重金属污染物的阻滞效应。应用GMS 软件建立了污染物运移过程的一维对流-弥散仿真模型和抽压水井扰动下的地下水修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帷幕工程对重金属污染物的扩散和运移起到了明显的阻碍作用,降低了污染物扩散半径。在污染源持续补给的状态下,365 d 的扩散距离从900 m 缩短为465 m;帷幕工程外部观测点的污染物质量浓度从2.8 mg/L 减少到1.42 mg/L,降低了50%;在抽压水井的扰动下,帷幕工程内部凝固态污染物和溶解态污染物被吸附和被稀释的反应速度得到了提升。
  • 黄仁东, 刘抗, 仝慧贤, 王海峰
    科技导报. 2014, 32(20): 64-6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合理地对围岩评价分类,结合当前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劣,研究采用围岩6 个评价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围岩质量指标RQD 值、结构面摩擦系数Jf、节理间距Jd、地下水状态W、完整性系数Kv建立评价模型,将围岩稳定状态划分为5 个等级。选用理想点法计算围岩的贴近度,以此衡量围岩的稳定性强弱,通过熵权理论确定评价体系中相应指标的权重,该模型便于实现计算机处理。工程应用表明,基于熵权法和理想点法的判别模型与BQ 法评价结果相一致,能够很好地反映围岩的稳定状态,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雷霄, 孙召勃, 王妍妍, 刘双琪, 王世朝
    科技导报. 2014, 32(20): 69-7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低渗透疏松油藏由于渗透率较低,存在一定的启动压力梯度,且由于储层岩石胶结疏松,存在中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导致原油渗流速度很慢,难以获得充足资料对储层做出合理的解释,油井试井效果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低渗透油藏注水井试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综合考虑流度比、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性等的影响,建立了低渗透疏松油藏注水井低速非达西渗流有效井径试井的数学模型。由于所建模型具有强非线性,采用稳定的有限差分格式利用Newton-Raphson 迭代法求得数值解,进一步研究了压力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绘制了用于实际资料拟合分析的典型试井曲线。
  • 谢关宝
    科技导报. 2014, 32(20): 74-7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双侧向测井是确定地层含油性的关键测井资料之一,但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测井信息对油气层分辨能力受到限制,给油气层解释带来困难。本文依据电测井理论和快速正演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不同储层条件下双侧向测井响应并分析其特征,从而揭示双侧向测井的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采用反演算法,对双侧向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计算目的层位的原状地层电阻率、冲洗带电阻率及侵入半径,实现双侧向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双侧向测井的环境因素影响,识别油、气、水层符合率更高,可满足工程需要。
  • 综述文章
  • 王荣山, 徐超亮, 黄平, 刘向兵, 陈明亚
    科技导报. 2014, 32(20): 79-8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14.20.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核电站堆内构件用不锈钢的辐照加速应力腐蚀开裂(IASCC)问题,分析了发生IASCC 的可能机制,论述了进行IASCC 模拟研究的方法,提出了缓解IASCC 的具体措施。辐照诱导偏析引起的晶界Cr 贫化、辐照硬化与辐照形变是发生IASCC 的可能机制;带电粒子辐照、敏化处理和多尺度模拟是反应堆堆内构件用不锈钢IASCC 研究的主要模拟方法;化学元素控制、微结构处理、应力水平控制与水化学成分控制是缓解不锈钢IASCC 的重要措施。
  • 科技风云
  • 鞠强
    科技导报. 2014, 32(20):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人类研究科学、探索未知的历史由来已久。最初只是简单地观察和推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开始借助于科学仪器的力量来扩大认识的范围,Galileo的望远镜使得人类可以遥望更加深邃的星空,Leeuwenhoek的显微镜让神秘的微观世界呈现在人类面前。在此后的日子里,科学仪器变得越来越强大和精密,并且帮助我们逐步加深对世界的了解。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不断出现并投入使用的大科学装置,也许会彻底改变科学的面貌,为科学开创全新的未来。
  • 科技事件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4, 32(20): 9-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4年4月1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en A. Minteer等在Science 上发文称,传统的标本采集也许会对一些物种产生影响,可能会带来灭绝风险。他们建议用其他方式来替代,包括高分辨率的摄影、录音和非伤害性抽样方法。但加州科学院动物学家LuizRocha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他联合多所大学和博物馆的100多位科学家,5月23日在Science 上发表来信,为标本采集辩护,指出标本采集是科研必不可少的工具。他们认为地球上估计有86%的物种还不为人所知,而如果没有标本,就不能获得保护这个物种所需的数据。除此之外,美国丹佛自然博物馆Frank-T. Krell和纽约大学的Quentin D. Wheeler两位科学家在Science 同期发文也表示并不赞同Mintter的观点。一场关于采集科研标本的争论就此展开。
  • RS推介
  • 田恬
    科技导报. 2014, 32(20): 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00 年9 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就消除贫穷、饥饿、疾病、文盲、环境恶化和对妇女的歧视,商定了一套有时限的目标和指标。即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球合作促进发展。这些目标和指标被置于全球议程的核心,统称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
  • 书评
  • 刘敏
    科技导报. 2014, 32(20): 84-8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罗伯特·K·默顿(Robert K.Merton,1910-2003)是美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之一,被公认为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教育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研究院院士、英国和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美国科学最高荣誉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他从20 世纪30 年代起,就倡导把科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制度而加以研究,并确立了科学社会学学科,被称为“ 科学社会学之父”。《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一书是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收集论文22 篇,探讨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涉及知识社会学、科学的规范结构、科学的奖励系统、科学中的评价过程等重要内容。这本书凝聚了默顿近半个世纪科学社会学研究的精髓,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学的精神,是从事科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必读书。
  • 科技纵横
  • 陈夕朦, 王洪鹏
    科技导报. 2014, 32(20): 87-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以来,科学仪器研究倍受科学界关注。作为连接科研对象和科研工作者桥梁的科学仪器,一直被视为科学革命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1]。古代中国对天文学做出的重要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而大型天文仪器对推动天文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天文仪器的研究应该得到重视。“管窥天”最早出自《庄子·秋水》篇,后人用“以管窥天,以锥测地”形容一个人见识很少,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早期的古代天学家正是用这样的管子来观测瞬息万变的天象的。“窥管”其实可以说是早期大型天文仪器的雏形。从“管”的演变加以考证和分析将更有利于我们理清古代天文仪器的发展脉络、了解其文化背景。
  • 科技基金
  • 王丽娜
    科技导报. 2014, 32(20): 8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以下简称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代表性刊群。为促进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强化学术交流和学术积累能力,提高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中国科协自2006年开始启动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目前,该项目是我国对中文科技期刊支持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重大工程,实施以来在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 科技职场
  • 郭孝玉
    科技导报. 2014, 32(20): 89-8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STAR 法则:面试官会要求求职者描述“在一个怎样的情境(Situation)下,你接受了一个怎样的任务(Task),采取了什么行动(Action),取得了怎样的结果(Result)”,来识别求职者是否真正具有工作经历。这就要求求职者对简历中所陈述的实践、经历提前组织好描述,以免临场发挥失误。
  • 热点排行
  • 石萌萌
    科技导报. 2014, 32(20):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界声音
  • 石萌萌
    科技导报. 2014, 32(20):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学共同体
  • 李娜
    科技导报. 2014, 32(20):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工作大家谈
  • 宋永杰
    科技导报. 2014, 32(20): 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国内期刊亮点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4, 32(20): 1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国外期刊亮点
  •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4, 32(20): 1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图书推介
  • 石萌萌
    科技导报. 2014, 32(20): 8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读者之声
  • 勾运书
    科技导报. 2014, 32(20): 86-8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步入社会已经2 年了,但车间实习的日子总是历历在目,那段日子让我这个一直处于理论学习状态的硕士毕业生收获颇丰。它让我明白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让我真正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亲身体验。它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在我们志存高远的时候,不要忽略眼下的每一个细节,正如树枝上的一个小芽,明天它就是一片翠绿。也让我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理。
  • 科技人才招聘
  • 郭献之(实习生), 祝叶华
    科技导报. 2014, 32(20):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 全球招聘新闻
  • 孙杨慧(实习生), 石萌萌
    科技导报. 2014, 32(20):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