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编委会
期刊简介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及获奖
发展历程
未来愿景
开放获取
作者服务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说明
论文加工费
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政策
下载中心
我要投稿
伦理道德要求
作者伦理道德要求
编辑部审查稿件要求
本刊编辑要求
本刊审稿人要求
本刊编委要求
主办方和出版机构要求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English
2021年, 第3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3-13
封面图片说明
卷首语
科学共同体要闻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综述
科技评论
全选
|
封面图片说明
Select
封面图片说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科技导报. 2021, 39(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突发公共事件(Public Emergency)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涝等)、事故灾难(火灾等)、公共卫生事件(病毒疫情等)和社会安全(犯罪等)事件。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史,突发公共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方法不断更新完善的动力。因此,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从区域、城市及村镇等层面出发,综合考虑国土空间、城市空间与公共空间等,从而建设一个安全、健康、繁荣并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及长期挑战的城市。
卷首语
Select
迈向机电耦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段宝岩
科技导报. 2021, 39(5):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高精度、高性能复杂机电装备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国民经济、高新技术等重要领域,其设计与制造水平是国家整体科技水平与实力的重要体现。复杂机电装备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机械性能为主,电性能服务于机械性能的机电装备,如大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加工装备,以及兵器、化工、船舶、农业、能源、挖掘与掘进等行业重大装备,主要是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来改造、武装、提升传统装备的机械性能。
科学共同体要闻
Select
中国科协党组传达学习近期中央有关重要精神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
科技导报. 2021, 39(5):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3月12日,中国科协召开2021年第七次党组会议,传达学习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以及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等重要精神。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主持。党组副书记徐延豪,党组成员束为、宋军、吕昭平、王守东、殷皓出席会议。
Select
中国科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
科技导报. 2021, 39(5):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3月12日,中国科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书记处指示要求,审议中国科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研究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怀进鹏主持会议并讲话。领导小组副组长徐延豪、束为,领导小组成员宋军、吕昭平、王守东、殷皓出席会议。
Select
中国科协改革发展重大战略研究方案研讨会召开
中国科协办公厅
科技导报. 2021, 39(5):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3月10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召开改革发展重大战略研究方案研讨会,听取了“科创中国”数字平台建设情况和科协改革发展重大战略研究建设方案的汇报,与会同志围绕战略研究选题和数字平台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
专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
Select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安全体系构建
石晓冬, 李翔
科技导报. 2021, 39(5): 9-1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安全体系的综合性与系统性,结合北京、上海、雄安等城市和地区经验,探索城市安全体系的内涵,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梳理城市安全体系的内在逻辑,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类规划体系入手,构建了一套面向操作层面传导落实的城市安全体系;明确了不同层面城市安全内容的定位、作用及要点,形成城市安全体系搭建的主要思路;以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安全体系探索为重点,提出了战略层面提前谋划、战术层面系统应对、治理层面措施落地的规划策略与管控措施。
Select
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策略
曾卫, 赵樱洁
科技导报. 2021, 39(5): 17-2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山地城市防灾减灾是城市安全的重要研究方向。以综合防灾理论研究视角,在明晰山地城市灾害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山地城市综合防灾与空间形态、交通道路系统、生态景观系统等研究方向的关联性。结合当前山地城市灾害发生趋势,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下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提高人居环境的健康、韧性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点。
Select
健康城市视角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设计策略
陈天, 王佳煜, 李阳力
科技导报. 2021, 39(5): 25-3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中国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及缺憾,以创造健康、宜居、韧性、生态的城市环境为目标,设计“区域—系统—节点”三类健康城市设计路径;提出“生态健康—生活健康—治愈健康—环境健康—设施健康—救治健康”六位一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城市设计策略,并细化为健康城市在城市空间上的形象化设计表达。
Select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公共空间的韧性应对
王世福, 张晓阳, 邓昭华
科技导报. 2021, 39(5): 36-4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韧性城市”的理念,建构了韧性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及特征;结合各国在新冠疫情中的防疫措施,总结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制度韧性”体系。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依赖于健康精明的规划干预,包括规划全过程纳入健康影响评估、完善城市应急服务能力规划、建立“枢纽—节点—应急流”的韧性公共空间体系、统筹应急空间的“平疫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的制度韧性依赖于健全智慧的社会治理,包括健全应急响应系统、匹配基层社区应急责权能、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工具、应用智慧平台精准防控。技术韧性协同制度韧性,可建立城市公共空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范式。
Select
突发公共事件下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转型
王波, 张伟, 张敬钦
科技导报. 2021, 39(5): 47-5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成因复杂、影响广泛以及危害多样给城市建设与城市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及其影响,分析了智慧城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功能与作用,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存在的城市治理问题,从增强智慧城市的大数据预测与服务能力、以智慧政务推动城市应急管理高效与协同、加大智慧型城市避难空间规划与建设力度、强化智慧制造和智慧物流的城市应急物资保障功能、以智慧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社区管理科技韧性等5个层面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助推城市治理转型的路径。
Select
寒地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规划响应
冷红, 赵慧敏, 袁青
科技导报. 2021, 39(5): 55-64.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特殊的气候条件引发的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城市规划是政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从城市规划角度预防及控制气候变化带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作出一定的规划响应,对于提升寒地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寒地城市为例,分析了地域气候特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结合城乡人口空间分布、土地利用、交通系统与公共空间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挑战,从提升社会治理韧性与人居环境韧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寒地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划响应策略。
Select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维度探讨
王峤, 臧鑫宇
科技导报. 2021, 39(5): 65-73.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引起了包括城乡规划领域在内诸多学者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深度思考。在梳理和辨析韧性城市和健康城市概念基础上,结合国际文献分析指出两者在环境、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共性特征,尤其在应对环境污染方面更加明显,这也显示出未来韧性城市和健康城市的研究必将呈现一定的交集。从城市空间环境优化的角度,韧性城市的实施具有更加直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中国城市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求,从形态布局、自然环境、公共设施、社会生活4个维度提出中国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的策略和发展途径。
Select
韧性语境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村庄规划
杨贵庆
科技导报. 2021, 39(5): 74-8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乡村人居环境的韧性是抵御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能力。基于乡村生态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的概念,阐述了乡村突发公共生态事件、经济事件和社会事件的类型特征,提出了在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中,村庄规划要综合考虑乡村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策略,强调生态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三生空间”的规划协作,将乡村应急自救和预防控制相结合,以乡村人居环境韧性的能力提升作为村庄规划的建设目标,从而为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韧性”“乡村突发公共事件”“三生空间村庄规划”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指导村庄规划和乡村建设行动。
Select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的支撑作用和价值导向
周建新, 包圆圆
科技导报. 2021, 39(5): 82-8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近年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结此次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发现,科技在多个领域、多个方面起到了支撑作用,但也暴露出弱项和短板。“十四五”时期,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和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和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支撑作用,发扬科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是在价值导向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科学普及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在科技体制机制上加大改革创新。
Select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政策及评估体系研究
沈国强, 任慧妍, 周龙, 王章叶, 闫笑一
科技导报. 2021, 39(5): 87-9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截至2021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经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造成超1亿人感染,累计超200万例死亡。各国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家庭个人,根据各自治理模式、经济机制、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纷纷采取相应对策,减少病毒的传播和危害。回顾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介绍了世界各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政策及评估体系;分析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亚洲模式、欧美模式和中国模式特点;总结了应对COVID-19疫情政策建议与实施技术指标,内容涵盖公众保护与防疫、交通和旅行、信息跟踪和病毒检查、个人防护和隔离、经济资助和社会帮扶,包含5大指标及15个子要素的疫情应对政策评估体系。
综述
Select
全球慢性肾病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高月红, 王春丽, 毛艳艳, 刘丽丽
科技导报. 2021, 39(5): 99-10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具有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影响了全球约10%的人群,并可导致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风险等。CKD防治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阻止或延缓CKD进展。总结了CKD的流行病学、风险因素、研发投入和防治药物,以详细了解CKD的现状和防治新进展。
Select
水面无人艇环境感知技术及应用发展
张安民, 周健, 张豪
科技导报. 2021, 39(5): 106-116.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水面无人艇的环境感知能力是其执行任务的前提和基础。介绍了水面无人艇的发展现状,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在无人艇领域的研发成果;总结了当前水面无人艇在本体状态感知和外界环境感知(主动式感知、被动式感知、融合式感知)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指出各类环境感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根据未来发展需求,提出基于水面无人艇的高精度水文信息反演、海-空协同观测、海洋中尺度现象观测、海洋军事信息搜集等环境感知技术和应用方向的关键技术。
Select
星际争霸视角的未来作战自主决策技术
黄彬城, 陈思, 高放, 葛建军, 吴雪玲
科技导报. 2021, 39(5): 117-125.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星际争霸游戏对于研究未来作战自主决策技术有重要参考价值。阐述了星际争霸游戏与自主决策过程的相似性,分析了星际争霸战略、战术决策算法中面临的规划、学习以及不确定性等热点问题,从决策技术复杂度入手,讨论了未来作战自主决策技术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以打造大型战争游戏为手段,重点从系统顶层架构、游戏AI建模技术、大型战争游戏引擎等关键技术出发,试图指出未来作战自主决策技术发展着力点,为自主决策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开发和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Select
军事人效能增强技术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李长芹, 程鲤, 张翔
科技导报. 2021, 39(5): 126-13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军事人效能增强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编程、人机结合,武器装备自我感知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各国军队面临一系列伦理、制度等方面的挑战和困难。在充分调研各国军事人效能增强发展现状基础上,综合分析其技术应用发展的背景,梳理了发展的现状,提出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编程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战士将不再作为独立的人类,而是作为作战系统的技术组成部分,全球需要尽早制定新的国际武装冲突法律体系,进一步关注增强型士兵的伦理问题,预见军队发展的平衡性及效能增强对人产生的长期影响。
Select
基于钛基复合材料的赭曲霉毒素A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李倩, 王芳, 周游, 虞倩茹, 吴世嘉
科技导报. 2021, 39(5): 131-140.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一种钛基光催化材料,研究了其对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降解效率,分析了OTA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产物,为霉菌毒素的脱除提供了新方法。采用钛酸酯水解法,在上转换材料NaYF
4
:Yb,Tm表面包覆锐钛矿TiO
2
纳米层形成核壳结构光催化材料NaYF
4
:Yb,Tm@TiO
2
,借助TEM、XRD、UV-Vis DRS和FL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200~2500 nm)辐照下,NaYF
4
:Yb,Tm@TiO
2
可以产生光催化效应,释放活性氧自由基,实现对OTA的降解。进一步优化光催化降解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当光催化材料用量为10 mg/ml、溶液pH为6.2时,初始浓度为5 μg/mL的OTA在500 W氙灯光照30 min后降解率达98.7%,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研究了OTA的降解产物。分析鉴定了2种产物,质荷比(m/z)为256.015和360.061,推测其分子式分别为C
11
H
9
O
5
Cl和C
19
H
17
ClNO
4
。研究结果为NaYF
4
:Yb,Tm@TiO
2
光催化降解霉菌毒素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Select
淀粉链支比对淀粉/琼脂复合膜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王中, 李好, 石文娟, 陆洁仪, 乔冬玲
科技导报. 2021, 39(5): 141-147.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流延法制得不同配比的淀粉/琼脂复合膜,研究了不同链支比的淀粉对淀粉/琼脂复合膜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对制得的复合膜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X-射线衍射(XRD)测试、机械性能测试以及亲疏水性能测试,对不同配比淀粉/琼脂复合膜的微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琼脂含量一定时,Waxy/琼脂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小于另外两种;随着琼脂含量的增加,各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增加,且G50/琼脂复合膜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加,而琼脂较弱的亲水性降低了复合膜表面的亲水性。
科技评论
Select
华罗庚对多复变函数论研究的突破与获奖
郭金海
科技导报. 2021, 39(5): 148-161.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华罗庚对多复变函数论研究取得的突破,论述其获得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科学奖金一等奖的经过,并分析获奖对他的影响。1949—1955年,华罗庚对多复变函数论中典型域上的解析函数论与调和函数论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他主要运用群表示理论,并运用矩阵计算等技巧,具体而独创性地得出了典型域上多复变函数论的一些最基本的和深刻的结果。这使他在建立典型域上多复变函数论基本理论方面取得突破。1955年学习苏联经验,中国科学院设立代表国家面向全国公民的科学奖金。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推荐华罗庚以多复变函数论和代数、数论领域的16篇论文参加评奖。尽管评奖中存在争议,但经严格的评审程序,1957年华罗庚以关于“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的论文获得中国科学院1956年度科学奖金一等奖。这次获奖提高了他的学术和社会声望,激励他以更大的注意力研究数学和培养青年人才。在他的引领和影响下,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多复变函数论研究在中国迎来了初步繁荣。
Selec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终止和撤销情况分析与思考
唐福杰
科技导报. 2021, 39(5): 162-168.
https://doi.org/10.3981/j.issn.1000-7857.2021.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07—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资助项目办理终止、撤销918项,退回资助项目资金20519.98万元。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颁布的项目变更管理规程以及从事终止、撤销项目的管理经验,通过对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终止、撤销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有益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管理的政策建议。